否則再有今天這種局面,她這個朝不是白臨了么?
況且自家大哥那邊,也該好好溝通一下了。
咱倆一個姓,你怎么還幫外人說話?
何進下了朝,屁顛屁顛的跑到了尚書臺。
小老弟,你讓我做的事我可是做到了,你可要信守承諾,與咱哥倆好喲!
“快,快寫制書,布告天下!”
何進將給劉宏上謚號的事說了一下。
當值尚書見是何進親自來了,不敢怠慢,問明情況之后,當即開始思考制書的內容。
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詔。
制書,是在國家發生大事之時,最高級別的公文形式,其主要目的便是昭告天下。
比如國家頒布新的法律,新的政策,天子駕崩,新帝登基,冊立皇后、太子,官員任免獎懲之類的。
詔書的功能也差不多,但級別比制書稍低一些。
給先帝上謚號,這是一等一的大事,肯定要用最高級別的制書。
何進站在一旁,不斷催促。
此時他已不再信任黨人。
袁隗也有錄尚書事之權,可以干涉尚書臺的事務。
若是他走了,袁隗從中破壞,拖延時間,那就麻煩了。
畢竟自家妹子是什么性格?大外甥又是什么性格?
何進心知肚明。
若不趁著現在趕緊把制書發出,萬一大外甥被妹子逼著改口,那可就全完了。
事兒辦砸了,張新肯定往死里揍他。
“大將軍!”
果不其然,一道聲音從身后傳來。
何進回頭看去,一個大腦袋湊了過來。
“本初怎么來了?”何進淡淡問道。
“大將軍。”
袁紹滿臉堆笑,“先帝謚號之事,我等是否再商議一番?”
袁隗年邁,腿腳不便,追不上何進,因此便讓年輕一些的袁紹先過來拖住何進。
何進聞言擺擺手,“陛下圣意已決,無需再議。”
“大將軍,自古以來,議謚之事短則數月,長則數年。”
袁紹行了一禮,“如今一日而定,其中定然還有諸多不妥,若是貿然傳制,天下人不會心服,如此有損陛下名聲,也有損大將軍的名聲,還請大將軍三思。”
“你們要謚‘靈’的時候,怎么不說一日不妥呢?”
何進心中翻了個白眼,說道:“議謚之事,本將軍同意,太后同意,陛下也同意了,有何不妥?本初無需再言。”
“今日這何屠夫怎么不好忽悠了?以前只要提起名聲,他都是好好好的啊?”
袁紹心中焦急,沉聲道:“大將軍如此做,難道就不怕天下人的口誅筆伐嗎?”
何進左右看了看,恰好一隊正在巡邏的虎賁衛路過這里。
“你們,過來!”何進招招手。
為首的虎賁郎中見到何進,連忙帶著人過來。
“大將軍有何吩咐?”
“此人擾亂公務。”
何進一指袁紹。
“叉出去!”
何進也算是開竅了。
我是怕天下人口誅筆伐,但我更怕張新揍我啊!
再說了,只要有張新的輔佐,老子身為輔政大臣,地位牢不可破。
日后史書怎么寫,還不是老子說了算?
袁紹一臉懵逼。
殺豬的,你叫人叉我?
虎賁郎中看了看袁紹,為難道:“大將軍,這其中是否有什么誤會......”
袁紹曾任虎賁中郎將,是他的上官。
再說了,人家是什么身份?
四世三公,天下楷模!
我叉他?
開什么玩笑!
何進見虎賁郎中不肯動,心中大怒,忽地又瞥見一隊羽林郎走了過來,眼睛一亮。
“那個誰,你,過來!”
為首之人見何進叫他,帶人走了過來,躬身行禮。
“大將軍有何吩咐?”
何進看著他問道:“你......是不是原來子清麾下那個,叫趙什么來著的?”
“末將趙云。”趙云點點頭。
“趙云。”
何進再次指向袁紹,“此人妨礙公務,給我叉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