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
田楷低聲道:“董公行事雖略有酷烈,然其人卻極為禮賢下士。”
“先前楷不過大將軍府一掾屬,如今亦是比二千石之校尉。”
“君侯受先帝遺詔,扶保當今陛下,如今陛下登基,君侯何不入朝?”
“此事容后再議吧。”
張新笑著岔開話題,“今日我府中添丁,不談其他,飲酒先啦。”
是夜,張新大宴群臣,犒賞三軍,就連在齊國鎮守的高順、朱靈等人,他也派人送了一個紅包過去。
群臣聽聞張新添丁,紛紛恭賀。
慶賀完畢,該給張寧一個名分了。
畢竟娃都生下來了不是?
張新請人算吉日,最終將婚期定在了十月底。
太后駕崩,就如同天子駕崩一般,也是國喪。
雒陽那邊受董卓脅迫,百官無法服喪。
在這種情況下,他在青州服喪,更能顯示出他的忠誠。
這么好一個撈名聲的機會,他可不會放過。
反正對于他來說,服喪也只是穿幾天白衣而已,其他的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
難不成還有人敢進入州府后宅,管他木大木大不成?
服完喪,張寧也差不多該出月子了,那時結婚正好。
計議已定,張新一面下令青州官員服喪,一面派人廣發請柬。
蔡邕肯定是要請的,北海那邊,鄭玄也不能放過。
幽州的劉虞、顧雍、閻柔,河東的牛豐等因為職務無法離開的人,也得告知一聲。
胡才、李樂、關羽他們也很久沒見了,一并叫過來樂呵樂呵。
還有鮮于輔、鮮于銀、陳松這些故吏,居術、甄氏、楊鳳等等
一封封請柬從平原發出,快馬加鞭,趕往一個個地點。
寫完請柬,張新把田楷召了過來,給了他一封信和一張請柬。
“我對董卓之言,皆在信中,士范可回稟之。”
張新笑道:“回稟之后,士范若有閑暇,可來參加我的婚宴,董卓若有回信,可一并帶來。”
田楷應諾,打馬回雒陽去了。
待田楷走后,張新叫來幾個黃巾舊部,也給了他們一封書信,并囑咐了一番。
黃巾舊部領命,跟在田楷身后,也一并去了雒陽。
太尉府。
董卓聽聞張新婉拒了他的圣旨,心中不悅,又聽說張新有信給他,忙讓田楷呈上來。
田楷取出書信遞給董卓。
董卓打開一看。
張新在信中說:董公您如此看重我,我很感動,但我的腦子不好使,玩兒不過黨人,就不進京了。
當年先帝在時,有先帝保護我,我都差點被黨人弄死,更別提現在了。
董公您也小心點,黨人心眼子臟的很,我覺得您也玩兒不過他們。
小弟我勸您一句啊,您還是趁早領兵回關中吧,省的到時候也落得個死無全尸的下場。
不信你看那個殺豬的,現在已經死了。
當然了,您要是不信邪的話,您隨意。
反正山東這一塊,小弟我替您罩著,保證不給您添亂,您可以不用擔心。
若是將來您真能玩兒過黨人,那是小弟我看走眼了。
到時候董公您一句話,您說打誰我打誰。
董卓看完張新的信,沉吟半晌,將身邊一名四十出頭的文士叫了過來,把信遞給他。
“文和,你怎么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