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征我,我拒了便是。”
蔡邕笑笑,“你都說他需要名望了,想來他也不會強行征我,再損名望。”
老頭你咋還是這么天真?
張新心中焦急,再說董卓殘暴。
“道聽途說之言不可信,子清多慮了。”
蔡邕有些生氣,“子清如此,莫是不欲老夫回鄉享天倫之樂乎?”
我都快六十的人了,一直以來,膝下只有一個獨女。
如今好不容易再得一個女兒,你還不讓我回家看著?
“老師可以把小師妹接過來。”張新又給了一個方案。
“陳留距平原數百里,小女剛剛滿月,如何能受勞頓之苦?”
蔡邕搖搖頭,“我意已決,子清不必多言。”
張新氣急,但也沒有辦法。
蔡邕不是華佗,沒法直接給他捆起來。
天地君親師,人倫綱常。
蔡邕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再勸諫,就是忤逆了。
無奈,張新只能調了二十個黃巾舊部,讓他們和蔡邕一起回去,保護蔡邕安全。
蔡邕對此倒是沒有拒絕,而是笑呵呵的夸贊張新孝順。
張新垮起個批臉。
老頭是這樣的,只需要任性就可以了,而他這個弟子要考慮的就很多了。
送走老頭,張新一面思考著保全老頭的辦法,一面派人去召集州府吏員議事。
要想出兵,必須先統一內部思想,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這一點倒是不難。
眾人聽聞天子在雒陽被董卓欺凌,群情激奮,又聞袁紹、袁術、曹操等人都會起兵,紛紛贊成。
袁紹的名聲在雒陽雖然臭了,但現在的消息傳遞不暢,他在地方士人的眼中,依舊還是那個天下楷模。
就連在雒陽,明面上也是一樣,起兵謀反什么的,暫時還屬于野史的范疇。
畢竟士人們還需要一個代表。
在華歆等人的眼中,跟著天下楷模起兵,一點問題木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計議已定,張新令華歆、國淵等人開始準備糧草軍需,并回了一封信給曹操,答應出兵,讓曹仁給他送回去。
隨后張新下到軍中視察,做最后準備。
得益于漁陽的鐵礦供應,以及嚴進等人和青州工匠,兩千余人不停的打造,目前萬余主力的甲胄、兵器、弓弩、盾牌等裝備,基本已經齊全。
五萬屯田軍那邊,也配備了兩萬支長矛,到時候抽調兩萬人出來當做輔助軍,問題不大。
“這就是醫療包嗎?”
張新看著眼前的小布包,好奇的問道。
“是。”華佗點點頭。
張新將其打開。
里面的東西很簡單。
一個小竹筒,一塊折疊起來的布,還有一根大約兩米左右的繩子。
張新拔掉竹筒上的塞子,從里面倒出一些粉末。
這些粉末的數量不多,大約也就十幾克左右,但已經足夠應付大部分外傷了。
若是刺傷等創口較小的傷勢,可以用好幾次。
輕輕一聞,還有一股淡淡的味道,略微有些刺鼻。
“止血效果如何?”
張新看向一旁的張遼。
“很好。”
張遼咧嘴一笑,“士卒平日訓練若有受傷流血,只要灑上一些這種藥粉,血立刻就止住了。”
張新點點頭。
戰場拼殺之時,前排士卒受傷倒下,自然會有后排士卒上前填補。
受傷的士卒便可趁此機會,給自己止血。
如果傷重,邊上的人也可以幫忙。
受時代和生產力所限,張新也無法做到更好,只要能把血止住就行。
至于什么消毒和感染
你得先活下來,才有資格被感染。
視察完軍備,張新給華佗、嚴進等人發了賞錢,隨后回到州府,言要巡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