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書一至,各地諸侯紛紛響應。
張新在收到移書后,率先發布檄文,宣布起兵勤王。
嗯?
人在渤海的袁紹,一臉懵逼的把目光投向隔壁的平原。
你在雒陽天天和我們黨人斗,之前還忽悠何進和我們斗。
你不是對面的嗎?
怎么跑過來了?
張新:那我走?
袁紹:唉
緊接著,后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渤海太守袁紹、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陳留太守張邈、河內太守王匡等人,紛紛宣布起兵。
曹操見自己一點號召力都沒有,只能帶著他新招募的五千義軍,投到了張邈麾下。
張新掰著手指頭算了算。
除了他以外,一共是十一路諸侯。
曹操的典軍校尉早就被董卓擼了,現在屬于是白身,算不得一路諸侯。
孫堅在長沙,路途比較遠,估摸著還沒收到消息。
哪有十八路諸侯嘛。
老羅又坑人。
不過想想也是,這些諸侯中除了鮑信以外,都是黨人。
在其他人的視野中,諸侯討董,只不過是黨人集團在和董卓爭權而已,沒有必要來湊熱鬧。
贏了,好處是黨人的。
輸了,后果是自己的。
誰會這么傻?
哦,除了孫堅。
群雄起兵,雒陽震怖。
董卓頓時就慌了,連忙找到劉協,讓他大赦天下,收攏一波人心。
這步棋不錯,可以稍微收攏一些被他破壞掉的民心。
然而,董卓立馬又下了一步臭棋。
劉辯自從被廢后,便一直被關在一座閣樓里,由郎中令李儒看管。
日常所需物資,亦由李儒送達。
正月十二,李儒突然帶了幾個甲士,端著一杯不明液體走了上來。
“大王。”
李儒微微躬身,“請服此藥,可以辟惡。”
劉辯心中一驚,“我無疾!是欲殺我耳?”
李儒微笑,只是請劉辯喝藥。
劉辯哪里肯喝?
李儒獰笑上前。
“相國說了,大王若是體面,臣就給大王一個體面,大王若是不想體面,臣就幫大王體面。”
說罷,李儒上前摁住劉辯,掰開他的嘴,就要硬灌。
劉辯劇烈掙扎,掙脫開來。
李儒神色不善,揮手讓身后甲士上前。
“且慢!”
劉辯喘著粗氣,連忙喊道。
李儒抬手,靜靜的看著他。
甲士止步。
劉辯整理了一下身上衣物,沉聲道:“孤,王者也,今日遠離,豈能無人相送?汝速去喚些宮人來,孤要飲宴。”
李儒想了想,答應了這個要求。
人家好歹也是前皇帝,要求吃個斷頭飯真不過分。
過了一會,宮女們端著酒食進上。
劉辯的幾個妾室也被叫了過來,送他最后一程。
吃飽喝足,劉辯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由悲從中來。
小時候,因為劉宏的子嗣頗多夭折,不敢把他養在宮里,便寄養在宮外的史道人家。
這讓他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關愛。
長大一些,終于回到父母身邊,自家老爹又因王美人之事,偏愛劉協,厭惡何皇后,連帶著也一起厭惡他。
好不容易熬到老爹死了,自己登基,卻又遇上了黨人兵變,董卓入京。
自己這個皇帝只做了四個多月,就被廢了。
如今更是有逆臣進鴆,欲要殺他。
他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