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眼前之景,爾等謹記。”
張新看向臧霸四人,“我這里軍紀森嚴,有過必罰,切莫以身試法。”
“多謝將軍教誨。”
臧霸四人表面恭恭敬敬,心中罵罵咧咧。
“當然,有罰必有賞。”
張新又道:“日后爾等若是立下功勞,我也不會吝嗇賞賜,絕不貪墨爾等半分功勞。”
臧霸等人心中松了口氣。
張新這樣說話,看來是沒打算把他們往死里搞,日后估計還會啟用他們。
“多謝將軍。”
四人連忙行了一禮。
張新點點頭,讓徐和把他們帶走,隨后走下城墻。
其實一開始,他并不打算搞臧霸他們。
討董么,只要臧霸肯出力,好好干,張新肯定是不會虧待他們的。
就當花錢請了一支雇傭軍嘛。
可劫掠青州百姓,這就不能忍了。
臧霸此人有點像褚燕,算是個褚燕plus。
倆人都是那種擁兵自重的半獨立軍閥。
臧霸初從陶謙,后又在徐州經歷了劉備、呂布、曹操等人。
他趁著徐州多年戰亂的機會,大肆擴充自己的實力。
劉備來了,他就和劉備交好。
呂布來了,他就和呂布交好。
曹操來了,他就和曹操交好。
表面上誰都不得罪,實際上卻一直維持著自己獨立的地位。
比如呂布占據徐州時,臧霸答應與他結交,并說會送點錢過來。
結果呂布等了許久,都沒有等到臧霸的錢,便決定親自去取。
當時高順就說了:你呂溫侯這么大的威名,哪有親自去要錢的?萬一人家不給,你不是去丟面子么?
呂布不聽,執意要去。
臧霸一看。
臥槽?
你他娘的還真敢來要錢啊?
于是臧霸下令緊閉城門,還讓士卒拿毒箭去射呂布。
呂布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不僅丟了面子,還平白折損了一些人馬。
又比如在曹操麾下時,有兩個叛將,一名徐翕(xi),一名毛暉。
這倆人叛了曹操,跑到臧霸那邊。
曹操讓劉備去和臧霸說,讓他把這倆人的人頭送來。
臧霸不給。
曹操當時忙著和袁紹決戰,也沒啥辦法,只能給這兩個叛將一人封了一個太守,拉攏臧霸。
直到曹操統一河北后,臧霸才和褚燕一樣,算是正式入了曹操麾下。
不同的是,褚燕在投降曹操后,一直安分守己,享福到死。
而臧霸卻在曹操死后,與青州兵一起,搞了一場嘩變。
這樣的一個人,張新若把劫掠之事就此揭過,臧霸定會看輕于他。
畢竟討董之后,天下就要亂了。
張新的第一戰略目標,一定是冀州。
幽州有他的人,并州也有。
只要拿下冀州,就能將青、幽、并三州連成一片,全據河北。
若是日后他與袁紹、韓馥、公孫瓚等人爭奪冀州之時,臧霸天天在后面捅他屁股,還時不時派人來劫掠一下,這怎么能行?
張新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趁著秩序尚未崩潰之時,憑借手中權力,把這個隱患解決掉。
否則等到討董之后,他這個衛將軍說話就沒那么管用了。
“不過于禁也忒狠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