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
“在。”一名董兵應道。
“去孟津把賈詡召回來。”
“諾。”
賈詡收到命令,趕往西園。
自雒陽城被焚毀之后,董卓便一直屯駐在此。
孟津大營距西園不過五十余里,快馬加鞭,倒也沒花多少時間。
賈詡來到西園,去見董卓。
“臣拜見相國。”賈詡躬身行禮。
“文和來了,來來來,快來。”
董卓面露笑容,上前拉著賈詡來到地圖前。
“文和快看看,我若欲擊袁紹,當如何進軍?”
他派出去的六個使者被宰了四個,恩威并施中的‘恩’算是失敗了。
董卓思來想去,覺得還是自己立的‘威’不夠。
袁術那邊已經揍過了,那么就該輪到袁紹了。
若是二袁皆敗于他,天下必定震動!
賈詡看了看地圖,道:“孟津渡有宣威侯駐守,若要擊袁,需得先敗宣威侯。”
“文和可有擊敗宣威侯之策?”董卓看著他問道。
“有。”賈詡點頭。
董卓眼睛一亮,“是何妙計?文和快快說來!”
“陳留蔡公,乃宣威侯之師,相國可將其縛于軍前,趨前開道。”
賈詡道:“宣威侯為人純孝,如此必投鼠忌器。”
“這個不行,文和可還有其他妙計?”
董卓聞言瘋狂搖頭。
且不說他還要借用蔡邕的名望。
就算不用,他也不想徹底得罪張新。
自身如今是個什么情況,董卓心中一清二楚。
若能勝,倒也好說。
若是不能,黨人必定群起攻之,將他抄家滅族,挖墳掘墓,挫骨揚灰。
有那個約定在,至少還有張新會為他董家保留一支血脈。
畢竟張新的信譽,那可是公認的好。
“那詡無策了。”
賈詡雙手一攤。
董卓思索片刻,指著孟津問道:“文和,若我先遣一軍佯作渡河。”
接著董卓又把手指挪到了小平津,“再遣一軍由小平津出,擊其之后,可否?”
“若是騙騙袁紹,倒也足夠。”
賈詡搖頭,“騙不過宣威侯的。”
董卓嘆了口氣,一臉愁容。
距離遷都長安,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五個月。
各地守將來報,雒陽附近的董兵都開始出現了思鄉的苗頭。
董卓的沙場經驗何其豐富?
他估摸著,最多再有半年時間,他麾下士卒就沒有作戰的心思了。
一定要在半年內擊敗諸侯聯軍!
賈詡見他如此,不由好奇的問道:“相國為何舍不得蔡公?”
袁隗你都宰了,一個蔡邕算個屁啊?
董卓將與張新的約定說了一下。
反正現在堂內也沒有外人,說也就說了。
董卓和賈詡相處了這么久,知道他不是個大嘴巴,倒也不怕他到處亂說,亂了自己的軍心。
賈詡聽完之后,若有所思。
片刻,賈詡開口道:“若是如此,詡還有一計。”
“何計?”董卓連忙問道。
“用間。”賈詡道。
“用間?”
董卓疑惑道:“此計可敗張新?”
“不能。”
賈詡微微一笑,“但能讓他暫時不與相國為敵。”
董卓聞言大喜。
若是張新不與他為敵,打個區區袁紹,那還不是手拿把攥?
“計將安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