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軫接到董卓將令之后,立刻下令架設浮橋。
董兵士卒拉著早已準備好的鐵索,乘著小船渡河,敲下釘子,把鐵索固定起來。
后續的董兵士卒沿著鐵索乘船跟進,到達指定位置之后,拋錨固定渡船的位置。
很快,一排由渡船鋪設的橋墩成型了。
接著董兵又在上面鋪好木板。
這樣,一座能夠容納大軍行進的浮橋就架設完成了。
“進軍,進軍!”
胡軫部的先鋒是華雄。
華雄見浮橋已經架好,迅速領著先鋒兩千騎兵過橋。
胡軫自領三千騎兵緊隨其后。
最后是五千步卒。
剩下的一千步卒,胡軫讓他們看守浮橋,保證大軍歸路。
一萬大軍浩浩蕩蕩,朝著十幾里外的王匡軍殺去。
華雄稍微繞了個彎,領著兩千騎兵從王匡軍的屁股后面插了進去。
王匡的注意力全在牛輔的身上,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已經降臨。
直到大地震顫,轟隆聲響起,他這才注意到有點不對。
“怎么回事?”
王匡微微皺眉,正欲派人前去探查,突然一名后軍的士卒渾身帶血,跌跌撞撞的跑了過來。
“明公!西涼鐵騎來了!”
“什么!”
王匡大驚失色,“快!迎敵!”
然而,為時已晚。
華雄的兩千鐵騎,從背后插入毫無防備,又疏于訓練的王匡軍中,就猶如筷子捅豆腐一般,一下就打穿了。
胡軫的三千中軍也趕到戰場,從側面襲擊王匡軍陣,與華雄兩面夾擊。
五千西涼鐵騎沖入王匡軍陣,橫沖直撞,將他的軍陣塊狀分割,沖得七零八落。
正在渡河的牛輔也趁機上壓力。
沒過多久,董兵步卒趕到戰場。
一萬五千陣型破碎的民兵,對上一萬身經百戰的西涼精銳,其中還有五千騎兵。
結局可想而知。
北邊是華雄的兩千騎兵。
西邊是胡軫的三千騎兵,以及五千西涼步卒。
南邊是滔滔大河。
王匡勉強抵擋了一會,便帶著幾個親衛向東逃了,只將自己的大纛留在原地,用以迷惑董兵。
胡軫揮軍猛攻。
王匡軍抵擋不住,丟盔棄甲,潰散而逃。
董兵殺的昏天黑地,大河為之染紅。
不少王匡軍的士卒無處可逃,思及豫州兵的下場,又不敢投降,只能轉身跳入黃河,賭那一線生機。
與此同時。
東邊三十余里,張新也在溫縣追上了韓浩。
從孟津到懷縣,走溫縣是最快的。
溫縣北邊,有著一條河流。
韓浩軍正在渡河,突然打西邊就來了一支騎兵。
這支騎兵全身鐵甲,殺氣奔騰。
仔細一看,中軍大纛上繡五個大字。
漢宣威侯張。
“不好,中計了!”
韓浩大驚失色,“不曾想竟是張新國賊親至!快!快!列陣迎敵!”
凄厲的喊聲響起,正在渡河的韓浩軍亂糟糟的開始列陣。
張新哪里會給他這個機會?
“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