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教訓的是,末將知錯了。”
“行了。”
張新見打消了他勸進的念頭,好言安慰道:“此事你記得要保密,不可到處亂說,若是讓他人得知傳國玉璽在我這里,定會起兵來奪。”
“末將省得了。”左豹鄭重點頭。
張新把中興劍放回劍匣里,對左豹道:“這把劍你拿去讓嚴老他們修復一下吧。”
“諾。”
左豹點頭退下。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張新坐在榻上,不斷把玩著玉璽,直到典韋走了進來,說荀攸等人求見。
“老典,來。”
張新對典韋招招手,待典韋近前后,將傳國玉璽遞給了他。
“此物放在你處保管,你要小心看護。”
張新鄭重道:“若是丟了,你自提頭來見!”
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將玉璽交由典韋保管最為合適。
典韋忠誠,又恪盡職守,定能萬無一失。
“諾!”
典韋聞言神色一肅,“主公放心,只要典韋的頭還在,此物就一定不會有失!”
張新御下素來寬仁,除非是犯了軍法,否則極少對屬下說什么重話。
能讓他說出‘提頭來見’這種話,這東西一定十分重要。
典韋不懂這塊玉石到底有什么用,但他知道,自己只需要把它保管好就行了。
“如此,我便放心了。”
張新笑道:“請軍師他們進來吧。”
少頃,荀攸、徐和、張遼等張新麾下的文武紛紛來到,一臉笑意。
“我等恭賀明公擊敗董卓,收復雒陽。”
“此非新之功也,皆賴諸位賢士輔佐。”
張新笑著和麾下商業互吹了一會,隨后進入正題,開始商議下一步的戰略。
首先,荀攸提出了糧草問題。
張新麾下原有兩萬五千人左右,經過這段時間的幾場大戰,陣亡了千余人。
但他在河內之時,又有千余鄉勇前來投軍,此時他麾下的人數倒是沒有什么變化。
然而孟津一戰,張新俘虜了將近八千西涼兵,雒陽一戰,又有五千董卓麾下的士卒投降。
再加上徐榮在山上的萬余兵馬,光是降卒,就足有兩萬三千人左右!
都快接近張新的本部了。
若是再算上曹操的五千鄉勇,此時張新麾下的兵馬已經達到了五萬三千人左右!
在這其中,還有差不多九千騎兵。
這么多人,即使算上曹操帶來的那些糧草,剩下的糧食也只夠用兩個多月了。
整編降卒,沒有個把月是不行的。
若是再算上撤軍所需預留的糧草,留給張新攻打長安的時間,最多只有半個月。
張新聽著麾下討論,心中暗自思考。
“黑山那邊,還有十萬石糧,應該能頂個把月......一個半月,夠我攻下長安么?要不去信一封,讓牛豐在河東為我準備一些糧草?”
正在此時,一名斥候走了進來。
“主公,有一軍自廣成關而來,為首之人自稱孫堅。”
“哈哈!文臺來了!”
張新大喜,“走,快隨我去迎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