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章一起)
大營中,張新、荀攸、崔琰三人正在議事。
典韋把守帳外,禁止任何人靠近。
“季珪。”
張新看著崔琰問道:“依你之言,五郡大族是因度田之事反我,可東萊之地,我度的田并不多,東萊大族為何反了?”
平原、樂安、齊、北海四郡,張新度的田多,還殺了不少人,四郡大族造反還可以理解。
尤其是齊國和北海國,先是司馬俱,后是管亥,全部殺了一遍。
雖說張新與二人串通起來,演了一場戲,讓人抓不住把柄。
但大族中又不是沒有聰明人,有人能看出來,心懷不滿,倒也不奇怪。
可東萊郡是最后收復的。
那時候張新要的土地已經差不多了,和濟南一樣,他基本沒怎么對東萊大族動手。
再加上齊國守將太史慈就是東萊人,按理來說,濟南都沒反,東萊就更不應該反了。
“太史將軍敗歸平原后,遣人去東萊問過。”
崔琰道:“東萊大族本不愿助袁紹,是劉公山派人去游說了。”
“劉岱?”
張新一愣,隨即大怒,“他好歹也是漢室宗親,不助我討董也就罷了,我與他無冤無仇,何以助袁紹反我?”
劉岱這一支,是劉邦的庶長子劉肥之后,先祖劉渫(xiè)被封在東萊郡的牟平縣。
牟平劉氏,在東萊郡的影響力確實很大。
“說是無冤無仇,倒也未必。”
崔琰開口問道:“牧伯可還記得陶丘洪?”
“陶丘洪?”
張新想起了當初那個刺殺他的二五仔,點了點頭,疑惑道:“關他什么事?”
“劉岱之弟劉繇曾被舉為青州茂才,就是陶丘洪所舉薦。”
崔琰嘆了口氣,“牧伯殺了他弟弟的舉主,他怎能不懷恨在心?”
“呵......”
張新無力吐槽。
“劉公山漢室宗親,國難當頭,畏董如虎,卻在聯軍散了以后,先因私怨殺了橋瑁,又因小義不顧大義,去襲君侯之后。”
荀攸瘋狂搖頭,“當年青州皆以二龍謂于劉岱、劉繇兄弟,如今看來,不過二蟲罷了。”
劉岱素有賢名,曾被當時的青州刺史舉為茂才。
到了第二年舉茂才的時候,刺史不知該舉何人,陶丘洪便向他推薦了劉繇。
刺史就很納悶:“前一年已經舉了劉岱,今年怎么還舉劉繇,這兩兄弟一前一后舉了茂才,就不怕別人說閑話么?”
陶丘洪答道:“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擢正禮于后,所謂御二龍于長涂,騁騏驥于千里,不亦可乎?”
于是這兩兄弟二龍的稱號便傳揚開來。
陶丘洪不僅舉薦劉繇,還順便幫劉岱也揚了名。
張新把他宰了,可不就是和劉岱結仇了么。
“士族......”
張新眼中隱隱浮現出殺意。
他知道東漢的士族豪強厲害,可沒想到竟然這么厲害!
早在半年前,他就寫信回去,讓高順、華歆他們提防。
可他們還是一點消息都收不到。
這一瞬間,張新想起了歷史上的曹操。
曹操殺了邊讓之后,去征徐州,難道就沒有讓荀彧提防么?
饒是如此,以荀彧之能,也收不到消息,以至于曹操在前線征戰,后方的兗州直接只剩了三城。
張新更慘,就只剩平原一座孤城了。
也幸虧當初陶丘洪刺殺他,讓他有借口把平原縣的大族洗了一遍。
否則平原一旦淪陷,后果不堪設想。
他的老婆孩子可都在里面啊
說起來,陶丘洪還是和邊讓、孔融齊名的名士。
張新殺了他,正好也和曹操殺邊讓的性質差不多。
“主公。”
正在此時,典韋走了進來。
“午時已到。”
張新回過神來,目光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