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面露欽佩之色,“實不相瞞,堅雖出身江東,然從小到大,卻從未釣上過魚......”
張新雙手叉腰,看向孫堅身旁的兩名少年。
“文臺,琨琨今日沒來么?這兩位是......”
兩名少年的年紀都在十七八歲左右,此時也在打量著他,眼中隱隱有著激動之色。
一人身高七尺八寸左右,另一人則是七尺五寸左右。
高一些的少年面容陽光開朗,矮一些的少年俊美異常。
平日里,張新對自己的顏值還是很有自信的,但在這兩名少年面前,竟然感覺有點自慚形穢。
“好帥啊......”
講真,他一個男人看了都感覺有點心動。
“哦,我給君侯介紹。”
孫堅指著陽光少年笑道:“此乃堅之長子,孫策,字伯符。”
“策拜見君侯。”
孫策再次躬身行禮。
“孫笨?”
張新聞言心中一動,看向俊美少年。
“那這個少年,該不會就是周瑜了吧?”
果然,孫堅指向那名俊美少年。
“此乃廬江舒縣人,姓周,名瑜,字公瑾......”
孫堅介紹了一下周瑜的來歷。
在黃巾起義之前,孫堅在徐州南部的廣陵、下邳兩郡歷任縣丞。
他的家眷自然是跟著他到處遷居。
可以說孫策的童年,就是在徐州長大的。
“難怪當初文臺死后,還在寄人籬下的孫策就能請出張紘,為他制定下掃平江東的戰略,原來還有這么一份香火情在。”
張新恍然,繼續聽著孫堅說。
后來黃巾起義席卷天下,徐州也亂了起來。
孫堅受詔前去平亂,便將家人遷到了相對安全一些的壽春。
那時的孫策才剛剛十歲,便少年有志,到處結交名士豪杰。
在孫堅南征北戰的這幾年中,孫策在壽春的名氣越來越大,甚至都傳到了隔壁的廬江郡。
周瑜便是在那時慕名前往壽春,與孫策結交。
后來諸侯討董,周瑜便勸孫策將家人遷到舒縣,暫住在周氏族中。
在舒縣,孫策也結交了許多名士,吸引了許多人前來投奔。
“難怪小黑胖子會說,猘兒難與爭鋒。”
張新心中驚嘆。
那會孫策才多大啊?
十歲出頭,就懂到處結交名士了?
而且那些名士還不嫌棄他年紀小,爭相投奔!
要知道,孫氏的出身可并不算好。
這說明什么?
說明孫策要么有常人難以企及的魅力,要么有常人難以企及的能力。
亦或是二者兼有。
無論是哪一點,這都是個天生的主公之才!
也難怪世人會稱他為江東小白......小霸王。
張新想起自己十歲出頭那會,突然感覺有點慚愧。
那會自己每天就想著放學回去玩
今日之前,張新對孫策的印象還停留在輕而無備,和他老爹一樣,是個短命鬼。
今日之后,他對孫策的能力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張新心中驚嘆:“若文臺之言屬實,當初孫策要是不死的話,小黑胖子還真不一定搞得過他。”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