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萬民教化
從那上古開始,捕獵耕種,在這樣原始的生活當中,出現了祭祀。
祭祀天地神靈,這是最開始的禮。
這樣熱鬧而又奇異的畫面。
也是讓唐納德和泉輝置身處地于其中時,甚至也分不清了世界之內和世界之外的區別。
他們大概能夠理解,這就是華夏的朝代。
不過,禮儀之邦之稱,又是從何而來呢?
那一刻,這個問題繚繞在心頭。
可是,竟然也很快就解開了謎題。
但兩人從三皇五帝時期走過,就來到了夏商周,又從春秋戰國走到了合而統一的秦漢。
上古之風的神秘淳樸,也逐漸刀光血影起來。
新的秩序取代了舊的秩序,文明孵化的禮儀也在更疊。
等到唐宋的時候,蔚為壯觀。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這就是子曰:“禮尚往來。”
泱泱大國,禮儀之邦,君子德行為重。
而在這些朝代的配樂時,仿佛也能聽到一個時代的風云,一個時代的風貌,乃至于始終交叉于其中的禮。
這里的禮更是普世價值觀的禮,如尊老愛幼,舉案齊眉,仁者愛人,謙和好禮,與人為善等等,即便是在如今的星際,也一樣都是人們所尊崇的。
到底,如今的宇宙還是和平的宇宙,是追求共同進步和大一統的。
聯盟政府,就是為此目的而在這個宇宙當中成立的。
“將五千年的風貌融匯于一張星卡當中,而且凝而不散,她做到了!”泉輝心情極其復雜地說著這句話。
很快,忽然在他們的面前又出現了一副更加絢爛的畫卷。
那是來自副卡孔子人物卡。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旭旭春風之中,吟誦書籍之聲交疊,似有年輕的男子,也有稚嫩的孩童,更有年長的老人。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子曰:有教無類。”
……
習習春風,茂松長也。
圣賢坐于講臺之上,望向弟子三千七十二人,徐徐含笑。
古風琴韻幽起,“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而前一句卻是:“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此琴曲原為孔子傷不逢時而作,后人感《幽蘭操》而作《猗蘭操》。
是為這位在生時,始終不能得愿的圣賢而作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