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摸著自己鼓起的小腹,一臉滿足道:“肉好好吃,俺要是能天天吃肉就好了。”
聞言,在座的大人都笑了起來,小孩子就是這般藏不住心事,有什么便說什么。
“碗筷俺來收拾吧。”
殷小娘十分自覺的起身,搶著將桌上的碗筷收拾起來。
曹水則是看了看曹云和曹珠,對曹強說道:“爹,俺打算送小云和小珠去讀書。”
“讀書?”
曹強一怔,“俺們哪來的錢讀書?”
曹強雖是個沒什么見識的農民,可也知道讀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別看如今的曹水一月能掙1兩銀子,可這根本不足以供出一個讀書人。
不說別的,就說他曾經所在的云水村里的那個讀書人,他家里地足有20畝,可即便是這種富農,供應一個讀書人也得節衣縮食才行。
更何況,曹水要供應的還不只是一個讀書人,而是兩個。
“爹你放心吧,這陳家村讀書是不需要錢的。”
曹水解釋道:“陳家村的學堂,凡是適齡的孩童,都可以免費進去讀書,便是女孩子也不例外。”
“可是……”
曹強猶豫著說道:“這讀書有什么用?難不成還能考上科舉當官不成?”
在曹強有限的認知里,讀書對于他這等平頭百姓而言是沒有什么用處的,因為以他們的條件,根本不可能真的支撐到家里的讀書人將知識兌現,也就是考上科舉當官的那一刻。
畢竟夏國讀書人千千萬,而能考科舉當官的讀書人卻是萬中無一,想要靠讀書改變命運,根本不現實。
而且女子還不能當官,也就是說,曹珠讀書是完全沒有用處的。
在曹水看來,兩個孩子應該幫著家里干活,長大以后在陳家村里找一份謀生的工作才是正經事。
“爹你有所不知,在這陳家村,讀書的好處可大著呢。”
曹水說道:“不論是村里的商鋪,還是村里的施工隊、制衣廠,對識字的讀書人都十分的優待,陳家村學堂里畢業的讀書人,只需出了學堂,立即便會被商鋪、制衣廠高薪聘請。”
陳家村的學堂,與其說是學堂,不如說是識字速成班,只需認識大多數的常用文字,并且能寫出來,就可以順利畢業。
如今學堂之內,不少年齡比較大,學的比較快的孩子已經成功畢業,并且在他們畢業的時候,陳稻也兌現了自己當初的承諾,立即便給了他們的工作,而且工錢還比尋常工人高上不少。
尋常工人一月只能拿到500文工錢,而從學堂畢業的學生,一入職便可以拿至少700文錢的月薪。
這一度引爆了陳家村村民們的讀書熱情,無數家長紛紛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學堂,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和那些畢業的學生一般拿到高薪。
這也是曹水打算將曹云和曹珠送到學堂去讀書的原因,為陳家村工作的人,年齡必須在16歲以上。
如今曹云才10歲,曹珠才13歲,顯然不符合陳家村的要求,與其讓他們在家里白白浪費光陰,還不如將他們送去讀書,讓他們識文斷字,而后得到陳先生賜予的工作機會,拿到高薪呢。
“還有這種事?”
曹強訝異的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