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眾人亦是先后發出贊嘆之聲,曾經作為農民、飽受剝削的他們簡直不要太了解夏元瀛那等惡王對百姓造成的傷害有多么的嚴重。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對那斬殺夏元瀛的少年十分有好感,甚至恨不得與那少年結交一番。
楊崢則是面露恍惚之色,從那少年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與這個時代普遍麻木的老百姓不同,出身低下,只是一個放牛娃的楊崢從小便喜歡思考。
每逢放完牛躺在草地上時,楊崢總是會忍不住的想:為什么自己和父母那么辛苦的替地主老爺放牛,所得的不過勉強飽腹的糧食。
而地主老爺和他的家人,明明什么都不用干,卻可以天天有吃不完的肉,可以錦衣玉食,可以妻妾無數呢?
這個疑惑伴隨了楊崢很久很久,直到……一年前的加稅事件發生。
因為寒災的影響,涼州百姓的日子甚至還不如青州百姓,許多農民的農田里甚至顆粒無收,一家人只能餓的啃樹皮、吃觀音土,直至餓死家中……
楊崢以及他的家人因為是替地主放牛的關系,寒災并沒有影響到他們,勉強還可以吃飽飯,雖然吃的大多數都是稻、麥糠。
直到現在,楊崢仍然記得當時的自己天天餓的頭暈眼花的狀態,父母已經盡量將更多的口糧分配給他了,只可惜……三十歲出頭的楊崢實在太能吃了,稻、麥糠又不頂餓,因而雖然能吃上飯,但楊崢每天都是饑腸轆轆的狀態。
感受過饑餓的人都知道,饑火燒心是何等的痛苦。
然而……即便是天天餓肚子的楊崢,也是涼州許多百姓羨慕的對象了,至少楊崢不會餓死,而那些顆粒無收、家中又沒有存糧的百姓,是隨時都有可能餓死的。
楊崢在放牛的時候就曾親眼看到過一個老人餓死在自己面前,那老人死后連尸體都不得安寧,很快便有餓極了的百姓聞風而來,將老人的血肉分食了個干凈……
看到這一幕的楊崢劇烈干嘔起來,人相食,那是何等恐怖的場景,心理素質稍差的人,恐怕都得嚇暈過去。
楊崢雖然沒有嚇暈,但也不好受,足足干嘔了半天時間。
到了晚上,楊崢躺在床上,靠著單薄的被子抵御著不斷從墻壁縫隙中吹進來的寒風,一邊陷入了思考。
他不明白,為什么世道會變成這樣?
明明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為何會變得如同厲鬼一般,連同類的尸體都不放過?
當然,楊崢并不是在責怪那些吃人的百姓,而是對這狗入的世道極其不滿。
明明涼州百姓那般勤勞,那般辛苦,為何卻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
這個問題,楊崢連續思考了幾天幾夜也沒能得到答案。
直到某天,放牛經過某個地主宅子的他看到了宅子門前張燈結彩的景象。
當涼州百姓莊稼欠收、絕收,絕大多數人都吃不飽飯,只能啃樹皮、吃觀音土,乃至餓死的時候,地主們的日子仍然十分的奢靡。
只是因為地主老爺要納第十房小妾,莊園里便擺出了足足100桌席面。
楊崢透過房門的空隙,看到了莊園內那一道道精致的吃食,更是嗅到了從屋內傳來的撲鼻香氣……
當時的楊崢只覺渾身的細胞都在向他傳達饑餓的信號,好似在催促著他盡快進入那座莊園,享用那擺在桌上的各種珍饈美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