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點了點頭,旋即又說:“這雞想必不便宜吧?”
庸涼縣肉食稀缺的情況唐清自然是了解的,甚至他還知道市面上灰羽雞500文錢一只的價格。
眼前這黃羽雞比灰羽雞個頭更大,賣相更好,想必價格也要比灰羽雞高得多。
然而,秦樂卻是搖了搖頭。
“大人你猜錯了,這雞很便宜,一只只要250文錢哩!”
“什么?!”
唐清身軀一震,不可思議的望著秦樂,“你說什么?這樣一只雞只要250文錢?”
唐清并非那種不識五谷的書生,反而因為務農十來年的關系,對民生情況相當的了解。
偶爾處理完公務閑下來的時候,唐清還會便裝出行,去市井街頭逛一逛,為的便是了解庸涼縣的物價、了解治下百姓的生活水平。
也正是因為如此,唐清對于如今庸涼縣的物價水平十分了解,他深知秋收之后,庸涼縣的缺糧問題雖然得到了緩解,但缺肉食的情況一直沒有得到改善。
原因也很簡單,在之前一年的時間里,寒災加上戰亂讓絕大多數涼州百姓連飯都不吃飽,自然也沒人養雞鴨之類家畜了。
而如今雖然缺糧的情況得到了緩解,但雞鴨這類家畜的喂養是需要時間的,因此現在市面上的雞鴨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老百姓根本吃不起肉。
就連唐清這個縣令,因為不貪不拿的關系,餐桌上也是極少見葷腥的存在,大多數時候都只有主糧和蔬菜。
“你確定只要250文錢一只?”
唐清死死的盯著秦樂手上的黃羽雞,一字一句的問道。
“當然!”
秦樂不假思索道:“俺親自從那攤主手上買來的,怎會有假?”
聞言,唐清看了一眼秦樂身上的捕頭衣著,道:“會不會是因為你這身衣服?”
眾所周知,小攤小販,包括一些商人對于官差是極為畏懼的,因為面對官差的時候,他們往往是弱勢的一方。
唐清覺得,那賣雞的攤主或許是因為秦樂的這身衣服,才會選擇賣低價。
“不是的。”
秦樂搖頭道:“俺回來的時候還問過其他買了雞的百姓,他們也是250文錢一只的價格。”
“這……”
唐清整個人都懵逼了。
市面上瘦不拉幾的灰羽雞都要500文錢一只,比灰羽雞產肉更多、賣相也遠勝灰羽雞的黃羽雞卻只賣250文錢一只,這讓唐清實在無法理解那個攤主的想法。
那攤主莫非是在做善事不成?
否則實在難以理解他為什么要賣如此低廉的價格。
“怎會賣這么便宜?那攤主難道不要賺錢嗎?”唐清低聲自語,百思不得其解,商人都是逐利的,哪怕是小攤小販也不例外。
而明明是追逐利益的商人,卻以如此低廉、甚至虧本的價格售賣貨物,這讓唐清完全摸不著頭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