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趙小亮的這份孝心,兩人是十分受用的。
只是成為陳家村的正式工人……
兩人覺得不太現實!
整個太平縣,想要成為陳家村工人的沒有十萬也有八萬,可真正能成為陳家村工人,捧上陳家村鐵飯碗的人……連5000都沒有。
當然,若是算上那些在陳家村工作、生活,但不屬于陳家村直屬工人的人的話,這個數字會再多一些,大概有一萬多人左右。
但這一萬多人相較于二十多萬人口的太平縣來說,終歸還是少了一些,能在陳家村找到工作,并且在村內生活下去的人,毫無疑問的都是幸運兒。
趙父趙母并不覺得自己的大兒子會是這樣的幸運兒,他們只希望趙小亮能好好對待這份工作,掙到一些錢改善家里的生活條件。
“我吃完了!”
不多時,趙小亮便已經將一份麥飯吃完,他將碗筷放下,咂摸著嘴巴說道:“俺聽說陳家村那邊都是將麥子磨成白面,然后把白面做成饅頭吃的,不知道陳家村給俺們吃的午飯會不會是饅頭。”
對于趙小亮這樣的普通人家而言,麥飯屬于相當餐桌上常見的食物,趙小亮也習慣了麥飯的味道。
可麥飯終歸難以下咽了一些,趙小亮忍不住想,自己家要是也能吃上香甜的饅頭就好了。
“饅頭那等金貴的吃食,哪是俺們能吃上的。”
趙父嘆了口氣,他去縣城的時候也見過饅頭,也曾想過要嘗一嘗饅頭的味道,可在了解了饅頭的價格之后,他頓時一點想法也沒有了。
城里一個嬰兒拳頭大小,重量二兩不到的饅頭就要賣三文錢,這哪是尋常百姓能吃得起的食物。
相較于饅頭,麥飯才是最適合的食物,因為麥子是自家種出來的,省去了脫殼、磨成粉以及制作成饅頭的工序之后,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說這個了!”
趙小亮也知道,饅頭并不是他這等窮苦人家可以奢望的食物,因此他直接略過了這個話題,向父母辭別道:“爹娘,俺走了!”
“去吧!記住一定要好好干活。”
“俺曉得了。”
趙小亮離去后,趙父和趙母叫醒了還在睡懶覺的幾個孩子,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吃著剩下的麥飯。
“娘。”
趙小亮的三妹,約莫十歲左右的趙小馨一邊吃飯,一邊問自己的母親道:“大哥又出去打工了嗎?”
“是啊!”
趙母輕撫趙小馨有些枯黃的頭發,輕聲道:“大哥出門打工了,等大哥賺錢回來,小馨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嗯嗯!”
年幼的趙小馨連連點頭,說:“大哥真厲害!每次出去打工都能掙錢回來。”
“大哥當然厲害!”
趙小亮的二弟趙樹大聲說道:“俺長大以后也要像大哥一樣,給家里掙回來錢,到時候讓爹娘和小馨都可以吃上肉!”
說出這番豪言壯語的時候,趙樹還情不自禁的舔了舔嘴角,顯然,他也想吃肉了。
“真的嗎二哥?”
趙小馨滿臉崇拜的看向趙樹,狂咽唾沫:“俺真的可以吃肉嗎?”
“俺說可以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