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稍微衡量了一下敵我軍力后,城墻上的氛圍立即變得輕松了起來,青州軍將領雖然多是酒囊飯袋,但基本的軍事素養還是有一些的。
至少他們很清楚,以城外大軍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攻破青州府城的防守。
朱昌河一直緊繃著的臉色也舒展開來,大笑著說道:“楊家軍只要敢攻城,本將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話音落下,城墻上響起了陣陣附和聲。
而在城外,下達了安營扎寨的命令后,楊崢策馬上前,在距離城門三百米左右的位置停下,大聲喊道:“城內的人聽著!”
“本王乃是涼州楊崢。”
“世人誹謗本王良多,皆以為本王乃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可本王向來只誅貪官污吏、豪強地主,從未傷過一個無辜百姓!”
“在此,本王向你們承諾,城破之后,只誅首惡,不傷城內軍民一人!”
“你們無需擔心本王會屠城,更無需擔心楊家軍會在城內燒殺搶掠!”
楊崢身為武者,嗓門夠大,聲音傳的很遠,不僅城墻上的青州軍士兵能聽到,便連不少靠近城門的府城百姓都聽到了楊崢的聲音。
而楊崢這樣做的目的也很簡單:瓦解城內軍民的斗志!
城內的百姓之所以害怕楊家軍,是因為他們對軍隊抱有畏懼之心,害怕軍隊進城以后燒殺搶掠,對他們造成傷害。
因為害怕,所以他們會全力支持青州軍抵御外敵,而一旦城內百姓愿意全力支持青州軍……
那對于楊家軍而言,絕對是一件極其糟糕的事情。
要知道,府城內可是生活著數十萬百姓的,這數十萬百姓在排除老幼婦孺之外,仍有十數萬青壯。
這些青壯若是幫著青州軍守城,別說四萬大軍了,四十萬大軍來了都未必能夠攻進府城的。
所以,楊崢必須要拉攏城內百姓,不求城內百姓能夠幫助楊家軍,只求他們不幫助青州軍就成。
“方才那聲音是誰的?”
“你耳朵不好使?人家都說了是涼州的楊崢了。”
“這楊崢說的可是真的?城破之后真的不傷害俺們?”
“誰知道呢!”
“這楊崢若是真的能像他承諾的那樣,讓楊家軍進城好像也不是壞事!俺已經受夠了那貪得無厭的朱昌河了。”
“是啊!好不容易青王死了,結果又出了個朱昌河,這老天爺真是不開眼啊!不給俺們這些平頭百姓一絲活路!”
“……”
城門附近的一個個民居中響起了城內百姓的竊竊私語聲,楊崢的承諾或許不足以讓他們徹底倒向楊家軍,但至少讓他們心中的天平稍微傾向了楊家軍一些。
而他們偏向楊家軍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青王統治的時間里,府城的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本以為青王死了之后,他們能過上好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