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那兩個當兵的真是好人哩。”
“是啊!他們都是好人。”
孫月回憶著魏奎和張小牛的面容。
魏奎和張小牛自始至終都是非常和善的模樣,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沒有看不起他們孤兒寡母,眼中也沒有絲毫的邪念,與孫月想象中的楊家軍軍人完全不同。
因為楊家軍在府城這邊被污名化了的關系,孫月心中對楊家軍是極其畏懼的,尤其是在楊家軍進城的那一晚,她的畏懼達到了頂峰,生怕楊家軍會闖入家中奸淫自己,掠奪自己家中的錢糧,雖然自己家中沒有錢糧。
不過在接觸之后,孫月對楊家軍的印象有了極大的改觀,無論是之前安撫他們的楊崢,還是剛才上門送糧食的魏奎、張小牛,在孫月看來都是極好的人,與市井傳聞中的邪惡形象完全不一樣。
事實上,對楊家軍印象改觀的不止是孫月母子,隨著楊家軍的士兵挨家挨戶的上門送“溫暖”,城內許許多多的窮苦百姓,都對楊家軍的印象大為改觀。
“這楊家軍可真好啊!居然還給俺們窮苦百姓送糧食。”
“是啊!楊天王真是個好人,比那狗入的朱昌河好多了。”
“這楊天王真是活菩薩轉世啊!要不是他,俺們怕是都要餓死。”
“俺就說吧!與其讓那朱昌河奴役俺們,還不如放楊家軍進城呢!”
“楊天王還要給俺們分田地哩,楊天王來了,俺們的好日子便有了!”
“楊天王來了,俺們的好日子有咯!”
“……”
城內的一處處民宅里,響徹著人們的欣喜之聲以及稱贊楊崢的聲音。
楊家軍送來的糧食,或許不足以讓他們吃飽飯,但至少能緩解他們腹中的饑餓,讓他們不至于餓死在家中。
更別說,楊崢還施行了分田的政策,這讓無數沒有田地可種的百姓對楊崢感激涕零,直呼楊崢為活菩薩。
而就在城內百姓歡呼著的時候,城內的刑場處卻是人頭攢動,無數百姓正在圍觀行刑。
刑臺之上,朱昌河、王禮等一眾府城官員、將領披頭散發的跪成一排,雙手被捆綁在身后。
而在刑臺下方,圍觀的百姓不斷的謾罵著,朝上面的眾人扔石頭,之所以扔的石頭而不是爛菜爛葉,是因為如今城內的百姓根本沒有那個經濟條件。
現在城內別說爛菜爛葉了,便是臭雞蛋都是搶手貨,老百姓根本不舍得拿這么珍貴的東西扔臺上那些人渣。
“狗入的朱昌河。”
“老天有眼啊!這萬惡的朱昌河終于要被砍頭了。”
“俺閨女就是被朱昌河害死的,只恨不能親手砍朱昌河的頭。”
“朱昌河這種禽獸不如的人渣就該大卸八塊!”
“……”
圍觀的百姓們瘋狂的向臺上扔諸如石子、樹枝之類的東西,宣泄著他們的憤怒情緒。
這些石頭和樹枝雖然大多數都砸偏了,但也有少數落在了朱昌河、王禮等人身上,將他們砸的鼻青臉腫。
而每當有石頭砸中朱昌河或者王禮等人時,臺下都會響起一陣歡呼聲。
“中了!俺扔中了!”
“干的漂亮!砸死狗入的朱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