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
郭海神色詫異道:“難不成是縣衙要招官差?”
“不是!”
男子搖頭道:“縣衙不招人,招人的是南邊的陳家村!”
陳家村!
郭海一愣,如今隨著大量與陳家村合作的商人涌入庸涼縣,陳家村的名聲也在庸涼縣內廣泛傳播開來,郭海身上穿著的衣服,就是陳家村出產的羽絨服。
據郭海所知,那陳家村不僅有保暖效果極佳的羽絨服,還有許多奇特的產物,譬如價格十分低廉的黃羽雞、白羽鴨,還有雞蛋、鴨蛋等等等等。
總之,在如郭海一般的庸涼縣百姓看來,陳家村是個極為神奇且富足的地方。
“這陳家村怎么會跑到俺們庸涼縣來招工?”
郭海下意識的問道。
“這是魏知州給俺們爭取來的!”
不等那老哥回答,前方便有人回頭說道:“官府和陳家村達成了約定,雙方打算共同出資修建一條從陳家村通往庸涼縣的官道,這修官道,自然便需要大量的工人,原本陳家村的想法是全部用他們那邊的工人的,不過魏知州為咱們庸涼縣爭取了一番,所以陳家村那邊勻出了一千個名額,專門招俺們庸涼縣的工人去做工。”
“呃……”
郭海撓了撓頭。
在他的認知里,修官道這種事情往往屬于徭役的范疇,服徭役的壯丁不僅沒有任何收入,還需要自帶干糧去干活。
他實在無法理解,為什么這人會如此的興奮。
“這不就是服徭役嗎?”
有人替郭海問了出來:“這自古以來,替官府修官道都屬于服徭役,俺可不想去!”
聞言,那名說話的男子笑了起來,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了那人一眼,道:“誰跟你說是服徭役的?替陳家村修路可是有工錢拿的,而且工錢還不少哩!俺問過那些從太平縣來的商人,他們告訴我,替陳家村修路的工人,只要干活期間不偷懶,每月至少能掙500個銅板!”
“什么?500個銅板?”
“這么多?”
“真有500個銅板?”
“……”
男子這話一出,在場的眾人頓時瞪大了眼睛。
一月500個銅板的收入看似不多,可對于庸涼縣的百姓而言,已經算是一個頗為可觀的收入了。
這一年以來,不斷飛漲的糧價早已掏空了庸涼縣百姓的口袋,再加上寒災導致的糧食減產,毫不夸張的說,絕大多數的庸涼縣百姓,半年辛苦種地的收入都未必能有500個銅板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