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可笑,活了七十年的李明遠,見過的最多的死法是餓死!
無論是在當官時期,還是被罷相之后游歷九州的時期,李明遠都見過許許多多食不果腹、衣衫襤褸的百姓。
尤其是在罷相之后游歷九州的這幾年,李明遠見到的餓死之人比以往四十年加起來還要多!
也正是因為見到了人間疾苦,見到了無數因吃不上飯而餓死的百姓,李明遠才會對夏國朝廷徹底的絕望。
他在意的從來都不是自己被罷相這件事,他真正在意的始終都是天底下的百姓能不能吃得飽,能不能穿得暖,能不能過上好日子。
而顯而易見的,朝廷并不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在位之時,百姓尚且還有一絲活路,他罷相之后,朝堂之上的官員們徹底不再掩飾他們的貪婪,對百姓敲骨予取予求、敲骨吸髓,弄的整個九州天怒人怨,讓百姓沒有一絲活路可言……
這才是李明遠對朝廷徹底失望的根本原因,也是他支持楊崢,希望楊崢能夠建立新王朝的原因。
在夏國這個腐朽的朝廷統治之下,九州只會更爛,百姓也只會更苦,與其如此,還不如破而后立,建立新的王朝,如此……
這片土地,才有好轉、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的可能!
在今天之前,雖然欣賞楊崢,但李明遠卻并不看好楊崢,因為低賤的放牛娃出身的楊崢注定很難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再加上他的基本盤涼州歷來苦寒,也無法為楊崢提供足夠的助力。
與白蓮教那些有著世家大族支持,又占據膏腴之地的叛軍勢力相比,楊崢的楊家軍存在著先天上的不足。
可此時此刻,當看到陳家村農田里的這些麥子后,李明遠的想法出現了些許的改變。
李明遠雖不通軍事,但他知道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俗話說的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糧草對于打仗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說,糧草是戰爭期間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之一!
以往的楊崢因為涼州苦寒,沒有足夠糧草的關系,只能自縛于涼州,無法進取天下。
可如今情況已經不一樣了!
有陳家村幫助的楊崢,必定可以將陳家村的高產小麥種植在涼州的土地上,而以陳家村小麥的產量……
即便涼州土地貧瘠,也能讓所有涼州百姓都吃上飽飯,讓楊家軍得到更多的糧食!
有了足夠的糧食,再加上楊家軍的悍勇……
楊崢奪取天下的可能性將會無限提高,直至傾覆整個夏國,坐上那至高無上的位置,而后勵精圖治,讓全天下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這麥穗可真飽滿!”
“是啊!老夫活了四十年,第一次看到麥穗如此密集、飽滿的麥子!”
“不知這麥子畝產能達到多少?能不能達到陳小友所說的1500斤?”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