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仔細一想,其實并不過分,原因有三。
首先,文孝雖修為不如柏九,但好歹也是金丹中期,只比柏九低一個小階。
若不全力以赴,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其擊敗;
其次,文孝在烏冥宗的地位也不算低,是四大執事長老中的一員。
按理說,他身上的保命功法也絕不會少,只因剛才的攻勢太過突然,使他沒能發揮;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
這不是一場公平的一對一較量,身為觀眾的陶賢隨時有可能介入。
尤其在發現柏九要對徒弟下殺手時,他是絕不會選擇袖手旁觀的。
所以這件事的難度,并不在于如何擊敗文孝上。
而是在于如何騙過陶賢,并在陶賢施救之前完成擊殺。
因此,柏九先策劃了用來掩人耳目的“聲東擊西”。
目的是要麻痹陶賢,讓他將所有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而非徒弟文孝。
之后,再利用被“擊飛”的瞬間,偷偷祭出九曲誅神針。
剛一照面就迅速出手,以一種高效、快捷的方式完成了終結。
整個過程僅眨眼一瞬,正常人根本來不及思考。
直到文孝中招倒地,陶賢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等他趕到文孝身邊時為時已晚,兇犯柏九早已抽身而去,回到了柳源和上官寒雪的身邊。
抱起雙目緊閉的文孝,陶賢先探了下呼吸,后又號了下脈搏。
發現大徒弟文孝已失去了所有的生命體征,陶賢不受控地發出了一聲悲吼,帶著兩行熱淚仰天合起了雙目。
陶賢本有六個徒弟,其中屬謝錦鄴資質最佳,深受陶賢喜愛。
可不料于七年前遭遇不幸,令陶賢頗為悲痛。
但為了衣缽得以傳承,經數年權衡與考量,陶賢最終將目光放在了首徒文孝的身上。
文孝雖資質一般,光從筑基境升到金丹境就花了一百個年頭。
但有一點陶賢很喜歡,就是此子非常踏實,而且對師父特別敬重。
再加上,陶賢跟這孩子都相處了快兩百年了,比起其他徒兒感情更深。
所以在謝錦鄴遇難后,陶賢已將文孝視為了自己衣缽的傳承者。
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
才過了短短七年,文孝竟又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被當年殺害謝錦鄴的真兇給害死了。
由此而來的憤怒、痛苦與打擊,絕不是簡單的加法關系,而是火山爆發般的倍增。
當他放下文孝的尸體再次起身之時,眼中除了通紅的血絲之外,剩下的只有憤怒與仇恨。
柏九當然也知道陶賢很快就會發起復仇,所以一回到陣前就做起了下一輪的部署:
“柳長老,等下你我一起對付陶賢。
我主攻正面,你從側面牽制,切記不要太過深入,一切以自保優先。”
金丹后期的實力,外加一擊干掉了文孝。
親眼目睹過獨臂男的恐怖戰力后,柳源對柏九已是心悅誠服,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沒問題,我定會全力配合!
只是即便有我牽制,怕也很難吸引陶賢的注意,畢竟他徒弟……你可一定要小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