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經過反復思考和權衡,終于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找一個信任的替身去參加這場競賽,充當自己的“代言人”。
如此一來,既可以滿足曹殿琛暗中培養勢力的意愿,同時也不會讓他背上“叛徒”的罪名,可謂一舉兩得。
但此事真操作起來,沒有他們預想得那么簡單。
由于家主曹若乾之前已經明確表示過,誰敢去參加競選,誰就會被視為曹家的叛徒。
因此,盡管曹殿琛四處私下詢問,但是一圈下來,他身邊竟沒有一位實力過硬的親信愿前往一試。
就連與他關系最為親近的堂弟曹應陽,也因為擔心會背上叛徒的罪名,對這一提議望而卻步,使得曹殿琛陷入了失望與焦急。
眼看著競賽的報名期限,只剩下最后幾日了。
就在曹殿琛幾乎快要放棄之時,終于有一人主動找上門來,對曹殿琛表示愿意前往一試。
這個人,便是曹殿琛在族中的掛名弟子——葉不魅。
所謂“掛名弟子”,其實就是一種名義上的師徒關系。
師父并不承擔實際的教學義務,徒弟也不需要經常拜見、接受考核,僅僅只是一種身份的象征罷了。
這么多年來,曹殿琛和葉不魅見面的次數恐怕都不超過十次,他們之間的關系最多只能算是相識而已。
遠不如曹依燕那般,屬于曹殿琛座下的記名弟子,是他圈內的核心成員。
對于葉不魅的到訪,曹殿琛多少有些意外。
聽過對方的來意,他凝視著此女,下意識問了一句:
“你為何敢接下此事?
就不怕背上叛徒的罪名么?”
對此,葉不魅似乎早有準備。
她淺淺一笑,當場給出了答復。
據葉不魅自述,她雖然名義上是曹家之人,但由于出身于曹氏遠親,外加父母早亡,所以她在曹家的身份極低,一直都是個“編外人”。
不光師父曹殿琛對她很少關注,族內其他成員對她也是漠不關心,視若無物。
所以對于葉不魅來說,叛不叛徒的,其實并不打緊。
反正曹家從上到下也沒幾個人將她視為同族,她對族內的名聲并不看重。
就算事后被族人唾罵,她也毫不在乎。
聽完葉不魅的答復,曹殿琛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
但下一秒,又有一個新問題,在曹殿琛的腦海中冒了出來:
葉不魅雖有毛遂自薦之勇,但此人只有金丹初期的修為。
以她這點實力,即便去參加競賽,恐怕也難以戰勝其他對手,更別提奪得最終的掌門之位了。
故而想通此點后,曹殿琛剛生出的幾許希望瞬間煙消云散。
在他看來,讓葉不魅去參加競賽,不過是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罷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實質性的收獲。
于是,他一開始并沒有答應葉不魅的自薦。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曹殿琛最后改變了主意呢?
這一切都歸功于葉不魅給他獻上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葉不魅深知自己的實力有限,因此她并沒有打算通過武力去爭奪掌門之位。
相反,她的計劃是要利用自己傾國傾城的容貌,來一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之計。
不以實力正面硬剛,而是要在私下捕獲勝利者的芳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