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前。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明以前許多帝王紛紛整理著衣冠,隨后帶著大臣恭敬的對著天幕上自縊的崇禎行了一禮。
這一禮是他們對于一個帝王以死殉國的敬意。
原本他們不少人對于大明是頗有微詞的,他亡就亡了,為何要亡于異族之手。
現在這些話忽然有些說不出口了。
華夏人價值觀念中,一直以來對于以死守節之人要高看一眼。
縱是不恥,也當留有三分敬意。
況且從天幕上的透露的信息來看,這大明并不是直接亡于異族的手中,而是闖軍先攻破了他們。
許多人腦子一轉差不多已經搞清楚發生什么了。
王朝末年、內憂外患。
國內烽火到處都是起義軍,再加上邊境外異族如虎狼環伺。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清朝看來是占到便宜了。
秦始皇年間。
嬴政不斷指節不斷握緊又松開。
“傳十六帝!”
“共計276年!”
換作以前嬴政對這個數字可能嗤之以鼻,覺得才這么點。
周朝可是足足有八百年的國運。
雖然到了后面更多的是名存實亡,但起碼名義一直都在。
他一統六國之時是何等的雄心壯志,他為始皇帝,后世子孫自他而始,二世、三世直至萬世!
結果秦二世就沒了!
每每想到這里嬴政都忍不住老臉一紅。
轉而他又對大明帶上了深深的羨慕。
當初放那什么明末千里行故事的時候,他還嘲笑過這朱家王朝真成了名副其實的豬妖。
他還以為這大明可能一百來年就亡了,沒想到竟然有276年!
不少了!
自他這里算,整個封建王朝也就兩千出頭的時間。
拋開其中戰亂分裂的時間,這大明存在的時間在其中已經占據了非常重的分量。
漢武帝年間。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劉徹嘴里面不斷念叨著這句話,眼睛越發的明亮起來。
這句話好像給人一種骨頭很硬的感覺。
如果這有明一朝真的是如此作為的話,那劉徹可要對大明高看一眼了。
這種強硬的風格簡直是太對他的胃口了。
他之所以那么不遺余力的打匈奴是為了什么?
除了因為匈奴是盤踞在大漢邊境的巨大威脅以外,同樣也因為自高祖起,他們大漢就在匈奴人手中受盡了屈辱。
清朝年間。
一眾清朝皇帝們眉頭一挑,感覺這歌唱的簡直太好了!
這哪里是什么大明不妙曲啊!
這簡直就是他們大清的快樂曲!
“這歌好啊,聽起來得勁!”
“傳令下去,所有的八旗子弟都要學唱這首歌!”
“另外請十幾個戲班子,在各個城門樓擺臺給朕使勁的唱!”
“唱他個十天十夜的!”
乾隆笑的眼睛都要瞇起來了,這老朱家的皇帝要是不死,哪里有他大清什么事。
特別是那成化帝,更是該死!
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不都是一個鳥樣,最后不也都滅亡了,有什么值得吹噓的。
各時空的先輩們眉頭一挑,對這大明頗有些好奇了。
如此強硬的一個王朝,這十六帝除了朱元璋、朱棣、還有末帝朱由檢,其他皇帝有沒有值得說道的?
【那么明朝這276年的時間,在歷代王朝中處于一個什么水平呢?】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自秦開始封建王朝各自存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