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自孔子之后,其后人均以傳承儒學為業,在士階層收到尊重,但在官方并無優待】
【在秦朝時更是無任何待遇可言處境艱難,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地位飆升,在漢元帝時期首次獲得世襲爵位】
【就這儒家人還好意思黑漢武帝,給人供起來磕一個都不過分】
“哈哈哈哈!”
“說的好!說的對!”
“就該給朕磕一個!”
劉徹揮動著袖袍放肆大笑了起來,他雖然罷黜百家,也是因為儒家最聽話,能為他所用,知道他最想要什么,而不是他有多喜歡儒家。
“可是陛下,他們也確實沒少給你磕啊。”
霍去病一臉真誠的看向了劉徹。
劉徹:“......”
“你懂什么,現在是現在,以后是以后!”
“你沒聽到那些儒家后人一直在抹黑朕嗎?”
“說的倒也是。”霍去病認同的點了點頭。
“不如讓臣去把孔家后人都抓過來?”
殿內一眾大臣聞言驚恐的看向了霍去病。
“那倒也沒這個必要,朕才懶的見他們。”
聞言眾人又松了一口氣。
“其他朝朕管不了,在大漢朝不準孔家后裔能獲得世襲爵位傳承!”
劉徹冷哼了一聲,朕的大漢才四百年,你們孔家倒是瀟灑。
【到了東漢時封號延續,在這之后不論政權如何更迭,各朝也均以儒家為正統,爵位雖有調整卻始終保留】
【到了李世民時期,李世民封孔子三十世孫孔德倫為“褒圣侯,賜絹帛、祭田】
【唐玄宗時期升爵位為文宣公(從二品),規定文宣公世襲,有唐一朝多次修繕曲阜孔廟,免除孔家賦稅徭役,明確“孔子后裔有罪,非大逆不道,勿加刑戮】
【這一道司法特權讓孔家后裔在山東曲阜徹底成了天龍人,曲阜說是華夏的曲阜,不如說是孔家的】
貞觀年間。
李世民聞言呼吸猛然一滯,想起來了,他確實下過這么一道封賞。
現在這么來看好像有欠考慮了。
該想個什么辦法將爵位收回來呢?
李世民眼睛微瞇,主要詔令早就下了,他現在也不好直接翻臉不認。
【等到了宋朝宋真宗的時候,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圣佑被封為衍圣公,衍圣公這個稱號也成了孔家的核心身份標識】
【老趙家為了籠絡文人,對孔家是真的沒話說,按照儒家的教義孔家得對宋朝死心塌地吧】
【結果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后,孔家裂開分成了兩支,孔子第48代嫡孫孔端友帶著孔子夫婦的楷木雕像南渡,在浙江衢州建立“南孔】
【其弟孔端操則選擇留守曲阜,主動向金國稱臣,被冊封為北宗衍圣公】
【而南遷的這一支也被趙構封為衍圣公,形成了南北兩衍圣公的局面】
【等到了蒙元滅金后,北宗衍圣公孔元用立即向蒙古奉上降表,南宋被滅后,南宗衍圣公孔洙主動讓出爵位,使曲阜孔氏重新成為正統】
金朝。
金太宗完顏晟看著孔端操故作夸張驚嘆。
“哦~圣人后裔還真是會見風使舵啊。”
“就是不知道孔圣人是不是也是這般所作所為,才讓他的后人有樣學樣啊。”
完顏宗翰、完顏宗弼等人也目光詭異的看向了孔端操。
“先將他的兩條腿打斷,我倒要看看他的膝蓋是不是真的沒有骨頭。”
完顏宗翰聞言露出一個殘忍的笑容。
打不過岳飛我還打不了你了?
這么喜歡投降是吧!
老子讓你飛翔!
【明朝朱元璋統一南北后,朱元璋雖然心里面對孔家不爽,但也捏著鼻子認了衍圣公的待遇,也特地警告過孔家要忠君】
【等到了明末時期,清軍剛一入關他們就把皇太極的畫像掛進孔廟,在順治登基次日就馬不停蹄將早就寫好了的賀表遞了上去】
【當順治頒布剃發令引發江南士民激烈反抗時,孔胤植率先剃發留辮,還上奏《剃頭折》表示“臣家先剃發訖”】
【孔家帶頭為天下士人做出表率,大家一看圣人后裔都投了,于是許多人也投的心安理得,畢竟萬世師表嘛,在投降這一塊也要做好表率】
“哈哈哈哈哈!”
“好!好哇!”
“好一個萬世師表啊!”
“這就是你們儒家整日宣揚的忠君愛國?所謂的圣人后裔就這樣一副德行。”
“剃頭折,帶頭剃發,嘖嘖嘖,還真是讓人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