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年間。
朱棣看著朱高煦和朱高燧。
“你們這兩個笨蛋,一直賴在京城不走心里面也是在打這樣的主意是吧。”
朱高煦胸膛一挺,“就是這樣!”
朱棣被噎的氣都有點不順了,朱高煦說的這么直白反而讓他不知道該說什么比較好。
有點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意思了。
康熙年間。
朝廷上許多官員不動聲色,暗自將所有的一切一字不漏的全部記在了心里。
對于別人來說這是聽故事,但對于他們而言這可真的是要命的事情啊。
同時也關乎著未來的前途跟站隊。
【而當太子被廢后,奪嫡斗爭開始全面爆發,除了四爺黨還在蟄伏以外,其他人演都不演了】
【太子被廢當晚,大阿哥胤禔直接跳臉輸出,向康熙建議除去胤礽,他以為此舉能合康熙的意,但康熙還沒到想殺太子的地步,更何況胤禔建議父弒子把康熙至于何地,又將他自已至于何地?
康熙當時怒斥其“兇頑愚昧”,給他來了個終身監禁,大爺黨瓦解】
“蠢貨!”
“愚不可及!”
康熙看到這里人都傻了,他早知道他這個大兒子蠢,但是怎么也沒想到他蠢到這個份上。
“來人啊,將胤禔給我拖出去,抽二十鞭子!”
胤禔:“啊?”
【之后八阿哥以為自已的機會來了,在他的示意下,大量朝臣推舉胤禩為新太子,這一次也讓康熙見識到了胤禩在朝堂上的力量,康熙怒斥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將其鎖拿審查,八爺黨首次遭受重創】
胤禩:“......”
胤禩看著被拖到大殿外,抽的皮開肉綻的胤禔連連嘆氣。
原來竟是如此,是我太急躁了嗎?
他目光微抬看了一下康熙。
這一世他還能走到對岸嗎?
【而在這次風波中四爺胤禛表現十分出色,既未攻擊胤礽,也未支持,反而替胤礽求情】
【康熙發現廢儲后皇子爭斗更烈,且對胤礽仍有舊情,于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復立胤礽為太子,試圖平息紛爭】
【但矛盾已經出現自然無法消弭,就像碎掉了的鏡子重新拼在了一起裂縫仍在】
【復立后的胤礽并未收斂,反而加緊結黨,甚至策劃逼宮,康熙五十一年,康熙以“胤礽行事乖戾,斷非能改”為由再次廢儲,將其終身圈禁,太子黨徹底覆滅】
【而在這個過程中,八爺胤禩已經遭到了康熙的厭棄,絕無再登上皇位的機會,八爺黨的力量開始倒向十四爺胤禵,胤禵又因為軍事才能被康熙重用獲封大將軍王】
【同時四爺胤禛在專心辦事的過程中得到了康熙的認可】
【至此皇位的角逐結果逐漸變得明了,不是四就是十四】
【最終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在暢春園病逝,這場持續了將近二十年的奪嫡大戲終于迎來了最后的結果】
天幕前無數人聽到這里的時候心也跟著火熱的起來。
即便他們已經提前知道了最后的結果,也還是為這場殘酷激烈的奪嫡感到心驚。
于此同時天幕上畫面一轉來到了深夜的庭院之中。
一個背影自鏡頭的側面走了進來,迎著漫天的大雪自庭院緩緩而過,每一步都在積雪上留下了一個腳印。
于此同時春庭雪的音樂悄然而起。
“庭中梨花謝又一年,立清霄~月華灑空階~”
“夢里笙簫奏舊樂,夢醒淚染胭脂面~”
“小重山,念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