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前。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就目前來說他跟群臣關系處的都很不錯。
群臣之間完全可以稱的上相得益彰。
圍繞在他身邊的文武百官,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他們也都是一群能為了天下蒼生不顧自身利益的有理想有抱負之人。
可是他們自已不在乎,他們背后的家族也能不在意嗎?
家國天下,門閥世家的力量根深蒂固,又有多少人可以棄家族利益于不顧。
父母的哭訴、兄弟的請求、親人的不解這些事情又有多少人可以承受。
拋開這些不論,大唐有推行這個政策的條件嗎?
將所有的稅種全部打算攤在土地上,府兵制怎么辦?
家里有兵的少交?
明清是將這些稅全部用作白銀去收,即便已經從東瀛那邊運來了數目可觀的金銀,相對于整個天下而言也遠遠不夠。
紙幣!
李世民在紙上重重寫下了這兩個字,如今萬朝來國,各國的商人源源不絕前來大唐,能不能將紙幣推行出去?
一想到世界各國全部用大唐印造的紙幣李世民呼吸都有點急促。
不過還需要細細思考,紙幣這玩意好像十分復雜,一不小心可能就是一劑毒藥了。
李世民眉頭一會皺一會笑,心中的激情和斗志不斷噴涌。
他李世民也不怕困難!
怎么會有人當皇帝不喜歡治國呢?
要是只為了享受當什么不能享受。
“圣上在想什么?”房玄齡正色看向了李世民。
“圣上有何想法盡可直言!”魏征朗聲道眼中一片堅定。
高士廉笑了笑,“圣上未免有些小瞧我等了。”
馬周、蕭瑀、張公謹、唐儉等一眾貞觀名臣均正色站了出來,恭敬向李世民行了一禮。
“行煌煌正道,不懼艱難!”
李世民失神的看著這一幕,忽然間放肆的朗笑起來。
貞觀朝不是雍正朝!
他李世民也不會是胤禛!
【攤丁入畝之后就是火耗歸公!】
【這事情說起來還要說到明朝的身上,就好比明朝在很多制度上借鑒了大元,清朝在很多地方也照搬了大明的制度】
【明清官員俸祿極低,要是光靠著俸祿許多官員活都活不下去,所以明朝的官員就想出了各種辦法去撈錢,并且給這些名目取了一個合理的名頭】
【像什么冰敬、炭敬等優良傳統明清可謂是一脈相承】
【火耗也同樣是這樣一個名目,白銀在重新熔煉的時候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折損,而這部分損耗就成為官員們盤剝百姓的由頭】
【火耗歸公就是規定耗羨率,由地方統一征收后上繳中央,納入國庫管理,禁止官員私占,這個政策對于百姓而言沒什么用,百姓該交多少還是交多少】
【也可以說這部分錢是從官員的口袋流向了國庫】
【當然雍正也不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他從這部分歸公的錢里面提取部分資金,按官員品級、崗位重要性發放“養廉銀”,彌補官員俸祿不足】
【這錢雖然不多,但足夠一些真正清廉的官員不至于為了生計被迫貪腐】
養廉銀?
洪武永樂年間許多官員聽到這里的時候眼睛亮了。
這個好,這個好啊!
上位您能不能也學一下雍正?瞧別人這事干的,打了一棒子又給了顆甜棗。
您不能光打我們棒子一點甜頭都不給我們嘗吧!
許多官員都用可憐兮兮的目光看著朱元璋。
有些時候真不是他們想貪啊,他們也想當一個清官。
關鍵是不貪那點俸祿是真的活不下去啊!
而且貪腐這樣的事情往往都是由小及大,一旦開了這個頭就很難再停下來了。
朱元璋看著他們的這些人的目光有些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