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騎兵的沖鋒聲勢有多大,現在就死的有多慘!
這根本不是勢均力敵的戰斗,而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畫面中似乎也是避免的血腥,只見一個個騎兵在火舌下人仰馬翻的倒了下來。
最後鏡頭落在了其中一名騎兵的臉上,只見他臉上只剩下了絕望,徹骨的絕望。
只有真正面對馬克沁的時候,才知道這件武器有多可怕,當你看見它朝你噴吐火舌之際你就已經死了。
蒙元時期。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看著天幕上大展神威的馬克沁徹底沉默了。
“好可怕的武器...”
“如這樣的武器出現,我等再無用武之地了。”
成吉思汗再一次發出了驚嘆。
這樣的武器彷佛生來就是為了對付騎兵而存在的,在它的面前他們引以為傲的騎兵儼然成了巨大的靶子!
要是失去了騎兵,那他們以後還能干什麼?
成吉思汗不由為後世自己的子民擔憂起來。
【最早生產出來的馬克沁機槍有多可怕,口徑11.43毫米,槍口初速400-450/秒,有效射程一公里,;理論上最高射速為600發/分,實際在200-300/分,通常需要3-4人操作】
【這個數據什麼概念呢,如果換算成弓箭,就等於一分鐘的時間有人對著你發射了300支射程千米遠的箭矢,直接就給你射成了馬蜂窩】
對於這個地獄笑話,天幕前許多人嘴角抽了抽是真的笑不出來。
他們是真切的感受到了槍械的可怕。
在這樣可怕的武器面前,人數徹底失去了作用。
他們簡直難以想象用刀劍如何對付這樣的武器,便是再勇猛估計也就是死的時候喊的聲音比別人大一點。
什麼武藝,什麼弓箭都抵不上這樣的武器。
再厲害的猛將擋在槍口前都要被打成篩子!
許多人在這一刻有了一種荒謬感,太快了,這一切變化的實在太快了。
像是飛一樣!
在這樣的變革下,誰要是不跟上去就徹底完了!
難怪啊!
【其實相比於這些武器,思想觀念的轉變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華夏在以往長期的實踐中其實也發現了許多有意思的技術】
【但很多時候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讓他做他能做的很好,但讓他講就直接懵了】
【太依靠經驗,沒有深入通過現象去研究這些現象后的本質】
【現在教各位一個思維結構】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是什麼是對事物本質的認知,明確事物的定義特徵或問題的核心】
【為什麼是對問題後面原因的探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或問題】
【怎麼辦則是對於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或行動步驟】
【掌握這樣的思維方式,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是可以用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的處事辦法】
【比如我們都知道人渴了要喝水,那麼水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人一定要喝水不喝就會死,能不能找到其他東西代替水的作用】
【同理這樣的思考可以針對世間萬物,空氣丶天空丶大地,人本身都是如此】
【當你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看我們身邊的一切時,就會有新的感悟了】
天幕下許多人根本沒有聽進去,還沉浸在剛剛馬克沁機槍威力的可怕中。
“受教了!”
也有不少人聽懂后認真對著天幕行了一禮。
【所以現在明白為什麼黑火藥在穿越必備榜單中可以常年高居第一位吧】
【而它的公式其實也非常簡單和郎朗上口】
所謂一硝二硫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