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當藥劑注射進入人體之后,藥劑之中的納米級量子標記物會通過量子糾纏特性與人體受損的神經細胞產生感應,它們就好像是精準的微型導航儀,可以精準定位到神經萎縮病變甚至是斷裂的區域。
到達指定位置之后,藥劑中的活性成分會形成量子場,對神經細胞的電子云分布進行干擾,促使神經膜上面的離子通道進行重新排布,激活細胞的自我修復。
第二步,藥劑中的量子粒子具備量子隧穿效應,可以穿透受損神經細胞的細胞膜屏障進入細胞核內部。
它們攜帶著特定量子信息,可以重新編碼基因表達,激活處于休眠狀態的神經干細胞,使其分化為新的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而這些新生的細胞便能夠沿著受損神經的軌跡生長,填補損傷缺口,實現神經纖維的再生與連接。”
講到這里的時候,牧榮已經剝完了雞蛋,但是顧陽所說的這些理論實在是太過于深奧,讓他有點大腦死機了,站在原地不知該干啥。
顧陽順手接過了他手里的茶葉蛋,一邊小口小口吃著雞蛋一邊繼續講述。
“接下來便是第三步,藥劑所釋放的量子肽物質會以疊加態存在于多種物理狀態,動態調節受損區域的微環境。
一方面它們通過量子共振清除細胞內的氧化應激產物,減少炎癥;另一方面利用量子糾纏產生的能量場加速營養物質的運輸和代謝廢物的排出,為神經修復創造最理想的條件。
至于第四步,當新的神經連接初步形成之后,藥劑中的量子比特會模擬正常神經信號的量子特性,以波函數塌縮的方式引導新生神經建立正確的電信號傳導路徑,并且通過反復的量子信號刺激,令新生神經逐漸學會記憶和傳遞正確的神經指令,最終實現人體受損部位的感知和控制。
完成上面四步之后,基本上人體神經損傷就已經修補完成。
在最后第五步,藥劑中的量子傳感器會持續監測神經修復進度,并利用量子隱形傳態將相關數據反饋到活性成分中。
一旦檢測到神經功能完全恢復,藥劑中最后的自降解成分就會啟動,通過量子級聯反應迅速分解為無害物質,最終通過人體代謝排出,完美解決所有副作用。”
講完這些的時候,顧陽的早餐也已經吃完了,他伸了一個懶腰,靠在椅背上,回頭望著牧榮:
“怎么樣,剛才說了這一大堆,你現在理解了吧?
反正你帶著錄音筆,回去之后多聽幾遍,理解不了的就背下來,以后遇到人問你問題,你直接照背就完事了。
膽子大一點,你本來就不是搞技術的,不可能有人問你太過于詳細。
你要相信一點,你自己理解不了的,別人肯定也理解不了,你照著背出來多半能把別人哄得一愣一愣的。”
牧榮這才從顧陽剛才的信息轟炸之中回過神來,聽到顧陽最后這一句話,頓時罵罵咧咧的:
“你倒是說的簡單!
以前高考的時候老師也是這樣安慰我的,讓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我們做不出來的題就是難題,別人肯定也做不出來。
結果奶奶的我拿到卷子我都做不出來!
我還暗自竊喜呢,想著今年的試題比較難,大家伙肯定都發揮不好,完事兒之后興高采烈的我還去網吧包了兩個通宵。
回過頭來一查成績,踏馬的班上的其他同學都會做!
直接考了個倒數。
錄取通知書拿回來的那一天,我爸媽直接來了一個男女生混合雙打,是要把我打死在屋里!”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