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您問我,那我就跟您直接說了,我們沒那么多糧食,這些糧食還是我掏空庫房買的。”
聽到馬天易這話,李青書大吃一驚,青陽縣算是個比較富裕的縣,糧倉里的糧食加起來起碼有幾十萬斤。
“那幾十萬斤糧食跑到哪兒去了?為了糧食為什么不向京城報告。”
李青書對于戶部的事了如指掌,因此他很確定馬天易沒做報告,或者聽到這話嘆了口氣說道。
“糧倉里確實有幾十萬斤糧食,我也沒把這場水災放在心上,畢竟家家戶戶都有存糧。”
“而且這水也不是一下子來,大家都有足夠的時間逃跑應對,也就莫過于著急地清點倉庫。”
“結果呢,倉庫漏水,幾十萬斤糧食都被水泡了,然后迅速發霉,我們搶救出來一部分,剩下的都沒了。”
“你說發霉我能理解都沒了是什么意思?你給我說清楚點。”
“冬梅的意思就是發霉之后都把它們倒了扔了,你要是不相信可以去糧庫那邊看看,對了現在還有糧食,在后山溝就是那些發霉的。”
馬天易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李青書聽到這話先是愣了一下,隨后臉上露出笑容。
“看來是我錯怪你了,你可千萬不要生氣,千萬不要介意,那么能不能告訴我這城中還有賣糧食地沒有。”
“城里面有賣糧食的,他們囤積了差不多上百萬斤糧食,我也從庫房里拿錢買了一些。”
“不過杯水車薪,我本來想的是給朝廷寫奏折,到后來聽說您來我也就沒再寫,畢竟您一來天大的事也會迎刃而解。”
馬天易給李青書戴了頂高帽子,后者聽到這話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真的是辛苦你了,你這官當得太不容易了,是我錯怪你了,我馬上給京城寫信,讓他們調糧食過來。”
李青書一邊說一邊唉聲嘆氣,回到衙門他立刻到北京城寫信,除了討要糧食李青書也在信里面向趙無垢表述。
此地的事極其復雜,必須做詳細調查,希望趙無垢能多支援一些情報人員,派遣重要人物前來。
并向趙無垢表示希望他不要來,因為他來了,這些人要么聯合抵制,弄虛作假,把事情搞得更難以查清楚。
要么就是像南方一樣聯合起來,要把趙無垢干掉,不管是哪一個都不好。
送走了奏折和書信后,李青書松了口氣,他見到馬天易,希望馬天易給自己安排一桌晚宴。
聽到這話馬天易愣了一下,他本以為李青書是個剛正不阿的人,是個心系百姓的,結果這剛來了一天就原形畢露。
不過對于馬天易來說這是好事,他笑著說道:“請您放心,我馬上去安排,不知道您還要不要其他的,比如說要不要搞點酒。”
“當然要了,如果沒有酒怎么能算是宴會呢?不僅要酒而且要好酒。”
李青書笑呵呵地提出條件,后者轉身離開,時間來到晚上,大家在一起喝酒聊天。
“你和本地那些賣糧食的熟悉不熟悉,交情如何,能不能跟我具體講講。”
“我和本地這些賣糧食的不很熟悉,您也知道朝廷十分忌諱官商勾結,我來到這里盡量地和他們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