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如同炸開了鍋,嗡嗡的議論聲此起彼伏。
“太子殿下說什么?他要領兵?”
“他有多少年沒離開過京城了?更別提上戰場!”
“太子殿下身體康健嗎?這可不是兒戲啊!”
“就是,太子金枝玉葉,如何能去那等刀劍無眼之地?”
甚至有人陰陽怪氣地低聲說道。
“太子殿下不是一向體弱多病嗎?莫不是病糊涂了?”
這話顯然是針對趙無垢長期稱病不出的傳言。
皇帝陛下也露出了震驚的神情。
他看著趙無垢,眼神復雜。
這個兒子,他印象中一直溫順聽話,后來卻纏綿病榻。
幾乎消失在公眾視野里。
今日突然站出來,竟然要主動請纓出征。
是瘋了,還是真的藏著什么他不知道的底牌。
面對百官的質疑和皇帝的審視,趙無垢沒有絲毫退縮。
“兒臣知道諸位大人對此心存疑慮。”
“兒臣久居東宮,不問外事。”
“但這并不代表兒臣對軍國大事一無所知。”
他轉向兵部尚書,問道:“尚書大人稟報,定遠將軍兵敗于雁門關外,具體戰況如何?”
“蠻夷的主力部署在哪里?他們的糧草輜重情況可曾探明?”
兵部尚書被他突如其來的提問問住了。
只知道兵敗傷亡慘重,但具體細節,尤其是敵軍的詳細情況。
他手頭的情報并不全面。
而且許多內容也不方便在朝會上細說。
他吱唔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趙無垢見狀,眼神中閃過失望。
他沒有追問兵部尚書,而是直接開始了分析。
“兒臣斗膽揣測,定遠將軍此敗,并非戰力不濟,而是中了蠻夷的圈套。”
“蠻夷悍勇不假,但其兵力分散,難以集結成大規模攻勢。”
“此次能在雁門關外重創我軍,恐怕是利用了當地復雜地形,誘敵深入,然后憑借熟悉的地利設伏。”
“而蠻夷看似勢大,實則后勤補給線漫長且脆弱。”
“他們長途奔襲,糧草必定不足,急于求戰,也是為了劫掠補給,以戰養戰。”
趙無垢的分析條理清晰,字字切中要害。
讓原本輕視他的大臣們漸漸收起了嘲諷的表情。
連皇帝陛下也微微坐直了身體,仔細聆聽。
“基于此,兒臣認為,固守雁門關只是權宜之計,我軍必須主動出擊,擾亂敵軍的后方,切斷他們的糧草。”
趙無垢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一股難言的豪氣。
“雁門關外,有一條隱秘的山谷,名為‘狼牙谷’。”
“此谷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乃是蠻夷繞過雁門關,迂回進攻京城的唯一捷徑。”
“此谷也是蠻夷運送部分糧草的重要通道。”
“兒臣以為,可派一支精銳之師,奇襲狼牙谷,設伏于此,截斷蠻夷的補給。”
“從雁門關正面佯攻,吸引敵軍主力。”
“待狼牙谷得手,蠻夷糧草斷絕,士氣必將大挫。”
“此時,我軍再集結精銳,與雁門關守軍里應外合,方能一舉擊潰蠻夷,收復失地!”
趙無垢說完,金鑾殿內再次陷入了短暫的沉寂。
許多原本等著看他笑話的大臣,此刻都露出了驚愕的表情。
這完全不像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太子能夠提出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