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兩道安全防護門,楚瑤走進研究所唯三的中心實驗室。
因為實驗的內容單一,研究所目前只有二樓的三個并聯實驗室。
從左往右,分別是實驗體畸變獸“應龍”的羈押室,h-ev-001的觀察室,存放各種血液樣本和實驗數據的中心實驗室。
之前的那些“應龍小隊”成員,全部都被羈押在三樓。
因為是犯罪人員,這些人將作為“畸變容器”的實驗體,分別進行兩個分類的實驗。
第一類就是,通過楚遲提供的變體毒株,培養轉移畸變意識的“容器”。
實驗體是“應龍小隊”種的普通人。
除了“容器”實驗,楚瑤還有另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通過h-ev-001,嘗試對那些完全喪失人類人格意識的畸變者,進行意識剝離。
從楚遲給她的前期實驗資料可以知道,直接對畸變者進行意識剝離的結果,就是畸變者直接死亡。
聽上去,這個實驗似乎并沒有什么作用。
但實際上,這一步缺少了畸變者被擊殺后的另一個階段——“尸化體”。
缺少“尸化體”階段,畸變者的心臟就不會開出“深紅之花”。
從這一點上來看,畸變意識似乎與“深紅之花”的形成,有著直接關系。
楚遲前天發來的工作日志里,就特地寫了有關“深紅之花”的批注。
他認為,自然毒株和變體毒株,本質可能是由無數子體寄生者組成的一個集合體,它們主要的寄生場所是人類的心臟,通過血液流轉全身,控制人類的身體。
就像是由無數微納米級機器人組成的一個集成機器核心,這些子體寄生者的生存能力并不強,為了防止核心受損,畸變者的心臟外才會發育出用于抵御攻擊的“深紅甲殼”。
一旦“深紅甲殼”擊破,核心受創,這些子體寄生者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工作能力。
“深紅之花”應該就是剛好流轉至心臟的那一小部分子體寄生者,與“深紅甲殼”,以及人類本身的生命源質,相互共融后凝結的產物。
因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子體寄生者參與這種共融,“深紅之花”的精神污染等級才會排在眾多污染物的末尾一列。
當把畸變意識假設成一群小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又能夠被h-ev-001短暫的控制,楚瑤的思路就打開了。
在不考慮畸變者是否存活的前提下,如果把這些小型機器人,轉移到超凡者身上,又會發生什么呢?
當然,楚遲既然給了她關于“深紅之花”的一部分研究內容,他又怎么會想不到這一點呢?
所以在日志的后頁,他補注說明:超凡者的特殊基因決定了,畸變意識無法成功轉移到他們身上。
“深海”應該在這幾個月里,偷偷抓了不少超凡者進行實驗。
大部分超凡者在實驗中,除了出現相對短暫的精神污染癥狀,并沒有其他不適反應。
極小部分,當場死亡。
相對應的,前者的畸變者因為意識轉移無效,同樣沒有產生任何其他不良反應。
后者的轉移應該是成功了,畸變者跟超凡者一樣當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