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殿下跟里正的八歲小孫子聊天,“你讀書了嗎?”
對方:“讀書有啥用?”
百里靖:“……可以明理。”
對方:“明理了北胡子來了能跑更快嗎?”
百里靖:……
“那…你長大了想做什么?”
“想吃飽飯。”
幽王殿下有點臉紅,這天聊不下去了。
。
第二天一行人一大早離開石河子繼續趕路,百里靖情緒不高,沉默了一早上忽然開口:“趙保,本王以后要讓幽州百姓都能吃飽,你相信嗎?”
趙保那是他家殿下最好的捧哏,“當然,奴相信殿下能做到。”
百里靖抬頭看他一眼,又嘆口氣。
他自己都沒信心,文盲大王什么都不懂。
默默決定這一趟回去后就老老實實跟著太傅讀書。
走了一上午,越往南風越大。那股隨風帶來的海腥味也越來越強烈,他們離海邊越來越近了。
都說靠海吃海,這片海邊的百姓明顯沒靠上。
石河子村的屋頂雖是茅草,還有里正家那種一兩戶能看到瓦當的。他們站在高地望著遠方海邊的小縣城,看起來相當寒酸了。寒酸的都不能稱為縣,就是個漁村的規模。
龍頭縣外面有一道算是城墻的東西,那是一道大約還沒人高的夯土城墻。來匹厲害點的戰馬估計直接就能跳進去,沒一點點的防御作用。
他們在山坡上把這縣城就看的一清二楚,目之所及這里的屋頂全是草頂,就是換了一種草。
“太傅,它們的房子和之前看到的都不太一樣。”
徐太傅跟他說龍頭縣的屋頂用的是海草,“幽州志說龍頭縣靠捕魚采珠為生,這里產的珍珠曾經是貢品。殿下在宮里的時候可有聽說過幽州貢珠?”
百里靖搖搖頭,他用不上珍珠,真沒了解過。
“沒聽說正常,已經停了有十幾年了,因為停止上供幽州珠,還死了一個縣令。”
“為什么要停?”
“當然是采不到珍珠了。”
百里靖閉嘴了,好吧,問了個蠢問題。
“奢華美麗的珍珠都是采珠人的性命換來的。水里有暗流漩渦會卷走人,深海之水會壓碎采珠人的肺腑。珍珠生長緩慢,生長供不上采的速度。近海總會采完,他們就得去更遠更危險的深海。而貢珠有大小要求,在死了無數采珠人還是湊不齊貢品的數量后,當時的龍頭縣縣令請求停止上供幽州珠。貢品是大事,當時的郡守十分惱怒,直接殺了他,他死后全縣人為他送葬,整個縣掛白。這事鬧大被捅到了長安,當時先皇還在世,聽說此事下令劃去貢品幽州珠。有記錄可查的是死了一個縣令,沒記錄上的還有無數采珠人的性命。殿下……”
幽王殿下識趣,麻溜接話,“本王不喜歡珍珠,不會讓他們再采!”
徐太傅:“殿下宅心仁厚,實乃幽州之幸。”
路上又接著講龍頭縣,“失去了珍珠生意,捕魚只能勉強糊口。而幽州地處邊郡,壯丁還經常被征去邊軍,不過十幾年,這里就沒落成了如今的模樣。”
幽王殿下聽完,覺得如今耳邊的風聲也凄凄慘慘的。
半晌,“太傅懂得真多!”百里靖真心實意道。
那幽州志他也翻了,根本沒講這些。
“臣出仕前來過這里一趟,大概七八年前,那時候縣城外面的城墻還未如此破舊。”
百里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