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想到一點就改改,他每每看著他的小本本都控制不住嘴角。
一月匆匆而過,月底的親衛大比武第一次就淘汰了三百人,大王說到做到給他們送去了莊子種地。
在前廷小朝會上,大王正式提出重新招募三百壯丁,訓練合格后充入親衛營。親衛營是花幽王私人俸祿供養,百官哪里有意見,直接就給通過了,張圖接了旨意督辦此事。
大王美滋滋。
第二天小朝會,薛相提出每旬抽五百親衛輪換協守幽州城門,大王想都沒想同意了。
他實在指望不上王校尉手下的那些老弱病殘,目前沒條件換人不如抽點自己人去協助。被薅羊毛的大王都同意了,這事就這么定了。
大王繼續美滋滋。
幽州軍政至此好像上了正軌,終于理順了方向。
。
幽州城北
幽州的七月天氣還不算炎熱,百姓也終于忙完了春耕正是閑著的時候。
再怎么彪悍的民風,也有那老實肯吃苦的人家。
幽王的開荒政令已經下了幾個月了,終于閑下來的人家不由開始心動。
于家鋪子的于老漢家就是個大家口,長成年的兒子就有六個。兩個去了上谷關的邊郡,剩下的四個兒子并三個成年子孫過了農忙都在家里閑著。
老爺子見隔壁鄰居家全家,連兩個寡居的兒媳都出去開荒了,他也坐不住了。
老爺子想了想幾天,不管最后荒地給不給地契,最起碼這兩年種下的麥子能補貼補貼,他家這么多的嘴要吃飯呢!
他盡量不去想能不能收回麥種的錢,這么閑著也不是個辦法,畢竟在幽州找點零工真的太難了。
連大王來了幾個月都知道了,在幽州的出路只有三條,種地、打魚、充軍。
都不想干還有第四條,豁出去命落草為寇。這種也實在不少,已經成大王心腹大患了。
于老漢想明白了,就帶著兒子孫子去了幽州最大的荒地,幽州城北。
往日一片荒蕪的土地,這會兒居然很是熱鬧。
王府還在這里建了一個臨時辦事處,專門為百姓劃分荒地。
和他家一樣想法的不少,之前家里有活都在觀望,這會兒正八經的農忙結束了,閑著的勤勞百姓開始付諸行動。
只要能糊口,為了全家不餓死,勤勞的百姓是不惜那一把子力氣的。
于老漢拿著戶籍在王府小吏那里做了登記,當天就在規劃好的地方分到了一塊五畝的荒地。
左右地界都有人,有的在寒暄有的已經開工了。
“你們哪個村的?”
“于家鋪子啊!我山嘴村的……”
“大叔你說這事靠譜不?”
“大不了就是費一把子力氣,我家孩子多……”
大家互相安慰鼓勁,真正懶漢也站不到這里,一時間城北荒地一片繁忙熱鬧景象。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