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開荒遇到捕奴的于老漢一家得到了一個名額,他家有倆兒子參軍了。拿到這名額全家也沒像隔壁堂叔家那樣興奮,他們才在北郊撿回一條命,如今那服役的地址就恰好也是北郊。
于老漢蹲在房檐下喝了幾口水,老大老二都在上谷關,只老大家有個成年兒子,就讓他去吧。
“讓老大家的巖哥兒去,這次招一千多人都是青壯,加上王府的人,捕奴的胡人必不會趁這個時候再南下了。幽王一個娃娃都敢住在北邊荒地,咱們白天去干點活怕什么!”
巖哥兒倒是不怕,那天他跑遠了回頭看到了,有穿甲的士兵騎馬迎了上去,和胡人對砍。爺爺回來也說那么好的甲,應該是長安來的大王的人。
安排好了人選,大家又說起了工錢。
暢想了一下,要是真給那么多糧、那么多錢該多好。
“真給那么多巖哥兒就能娶個媳婦了…”
“何止啊,真給二十七兩能娶五個了哈哈哈…”
“我長這么大還沒看過那么多的銀子……”
“給的衣裳是新的嗎?我們巖哥兒還沒穿過新衣服,都是撿他小叔的…”
……
幽州城的六百人也引起了極大轟動,他們倒是一點不懷疑幽王拿不出錢,平時百姓看著幽王府那綿延不到頭的高聳城墻,只覺得皇帝兒子真有錢。
只是幽州城現在作為國都,已經是幽州最大城了,六百個名額撒下去濺起巨大水花,十九個坊差點沒打破頭。
最后到底是不分大小坊,平均分了。
第二天一大早,幽王府門口的報名處就站滿了一堆一堆衣衫襤褸的百姓。
他們不用挨個登記,只需領頭的交上名單,王府小吏再點名確認下,順便看看年齡和健康狀況。倒是不怕他們搞事,互相結保會讓同組的互相監督。
百里靖偷偷溜過來看熱鬧,一眼望去,此刻門口的百姓穿著比他平時街上看見的還襤褸……糟心。
關于古代人的飯量:
本文一升米采用的標準是等于1·24公斤。
考據了一下,古代資源匱乏,主食糧食消耗極大。一個成人一天吃的糧食在1公斤左右的時候就是個餓不死,也沒飽。而士兵需要每天消耗2-3公斤的糧食(兩升)。
幽州全體吃不飽,人均更是遠遠低于兩升-2·48公斤。
比如,聽說諸葛亮一天一斤米后(這個一斤估計是十六兩),司馬懿就斷言他命不久矣。
<史記>還說漢武帝一天要吃‘千鐘粟’,就是一千斗的糧(驚恐·jpg),不愧是豬豬陛下!司馬遷是真敢吹啊~
一斗等于十升,你們算算,就算百道菜湯湯水水算上也很恐怖哎~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