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被丞相堵個正著,第二天乖乖出現在朝會。
好久沒來,需要報告大王的事情還挺多,包括幽州陸陸續續收留了一千多流民,這種事情得匯報下大王。再一個,秋收過后,幽州財政終于有了盈余!是發完所有幽州官吏士兵俸銀后還有結余那種!
大王一臉驚喜接過趙保呈上來的賬冊,一看,…數目感人。
還沒有礦山一個月挖的多。
但這回終于不是赤字了可喜可賀,大王努力控制表情,擠出個笑:“不錯,諸位繼續努力,我們幽州一定越來越好未來可期。”話頭一轉,大王秒變嚴肅臉:“那現在有錢了,我們搞一隊幽州守衛軍吧!”天吶有結余了,這種借口可不多,有一個就馬上用上。
下面靜了一瞬,然后逐漸有了討論聲。大王一向寬松,他們倒不至于不敢說話。
丞相先問了一句:“上次張統領不是招了三千飛鷹衛?殿下這是還要另招?”
大王想那三千飛鷹衛夠干什么,雖打著流民的幌子招來的,現在還不是和正規軍一樣在軍屯種田,城內治安守衛一直在幽州衛在干,但大王也沒虧著幽州衛就是了,月俸從來不少。
張圖手里大王在籍的士兵現在一共有三萬,分了多次摳摳搜搜才攢了這些。丞相不可能一點不知道,大家都在維持明面上的規則罷了。
但出去一看外面的形勢,大王總覺得手里沒有五萬人,那真是一點保障沒有。
五萬是他的目標,但幽州這人口再摳出兩萬人有點困難,所以大王只打算招一萬,剩下的一萬從奴仆和流民身上出。
明天,寶船將繼續南下,把幽州的一千多之前購買的奴仆和兩百青壯流民送上遼東郡。然后繼續去南邊轉運新買的奴仆,這五千人建完邊境關卡大王就打算把他們編成軍隊,就留在遼東訓練、曬鹽,也算一張底牌吧。
這次招兵買馬大王也有現成的借口,“本王雖有事耽擱現在才回轉,但本王儀仗早早回來,大家也應該對這一趟的形勢有了解了吧?本王一路被刺殺,次數有四次之多,其中兩次動用了大規模死士。想要本王命的人很多呢,諸位是要反對本王自保嗎?”
下面非常安靜,沒一人吱聲,又不是瘋了。
“好,不說本王個人安危,本王不能不管幽州百姓和堂下諸位。你們以為蹲在幽州就安全了嗎?知道外面現在多亂嗎?從流民的到來大家還看不出來嗎?但凡有的選他們會來幽州這種地方?”
下面繼續安靜,大王繼續發揮,“這次父皇的萬壽慶典不但諸侯王齊聚,好多周邊鄰國也到場共賀,我們北邊的東西鮮卑都列席慶典。烏孫那種遙遠的小國都到場了,甚至膽子很肥的求娶公主!……而且,皇帝答應了。把四公主賜婚給了烏孫昆彌,反正以前本王是無法想象。回程本王在南邊轉了一圈,發現不少大族建了一種叫塢堡的東西舉族躲了進去。哦,聽說那塢堡里面都養了私兵。大族都知道天災頻發世道亂要做好準備,本王這么大的城,這么多的百姓要保護,只靠那幾個飛鷹衛?說不定都沒有江南大族一家的私兵多。”
大殿里開始出現抽氣聲,他們想過南邊恐怕日子不好,沒想到已經如此境地了。
還有,皇帝怎么會答應把公主嫁給烏孫?一群人面面相覷。
又是丞相出列,“殿下仁愛百姓是幽州之幸,臣贊成殿下擴大飛鷹衛用于保護殿下和百姓安危。”
聽聽,擴軍擴在飛鷹衛,也不算幽王親衛,勉強合法?就算吧。
“征召多了幽州也養不起,先招一萬吧。”
全票通過。
這也不用大王親力親為,自有人去忙活了,大王等著接手人就行了。
朝會散了,他終于想起了帶回來的客人周晃。
剛回來大王無心上課,但還是過去見了太傅一面,順便打聽了一下北境學宮的情況,學宮點個卯還是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