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第二天早朝宣布了他的決定,整個大殿面面相覷,居然沒人第一時間跳出來反對。
大王欣喜:“看來諸位也支持本王的決定是吧?看來大家都是明理之人。”大王的高帽子立馬就砸了下來。
薛相這回不用裝,是真的頭疼了。
大王說他要親自率軍攻打遼東鮮卑!
薛相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反應。
幽王不管站在寧德帝兒子還是大晉諸侯王的立場,在這個節點主動攻打遼東鮮卑拖鮮卑聯軍的后腿,都是他忠君愛國,無可厚非。但問題出在他過了年剛九歲,聽聽,他說要自己帶兵攻打遼東鮮卑!
“請殿下三思!”
大王認真看他:“三思過啦!諸侯王不可豢私兵,本王也不能無旨私自帶兵援助都野。超過三千人帶出去,這不是送我父皇面前自投羅網么?帶少了也幫不上忙,是吧!但本王不能躲在什么都不做,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丞相肯定比本王更懂。現在本王出兵東鮮卑,幫我父皇出一份力也是好的。想想,我們進攻東鮮卑,鮮卑聯軍里屬于東鮮卑的五萬兵馬回撤支援那是最好,不回撤我們也是報復多年積怨的一個好機會。本王一想到新仇舊怨,就更坐不住了,諸位也能理解的吧?”
薛相頭疼,道理是這么個道理,但大王這也太理想主義了。
“殿下手里的兵馬看起來是不錯,但畢竟人數少,又沒有實戰經驗。萬一聯軍回撤兩面夾擊危險至極啊!東鮮卑王城可是號稱有三十萬大軍拱衛,殿下能派多少人呢!殿下三思啊!”
大王心直口快:“聽他吹牛!”他爹的長安也就四十萬大軍拱衛,鮮卑是地方不小,但各部各自為政,他才不相信東鮮卑王城自己有三十萬大軍。
薛相:“殿下!”
大王:“……好吧,你繼續說。”
薛相頭大,“臣已經說完了,直接北伐過于冒進,臣不同意。幽州的人口財政不足以支撐現在出兵伐鮮卑,殿下守好幽州才是上策。”
大王心說指望幽州可不啥也沒有嘛,本王自己倒是攢了不少家底,足夠折騰這一趟。
大王盡量講道理,“他們圖謀成功,幽州也是危。主動出擊還占個出其不意的先機有什么不好?幽州當然會守好,這也是本王不參合西北戰場的原因。幽州才是根本,本王的騎兵不能離開幽州太遠,最起碼會留出回援時間。我們攻打東鮮卑,迎著敵人,幽州在大后方,這么高的城墻都守不住等騎兵回援嗎?”
薛相:“看來殿下想過鮮卑聯軍回轉后先打幽州的可能,到那時候,您就是知道也晚了。”
大王拍拍站在他王座扶手上的遮天,“本王自有本事知道幽州城動向,本王甚至能半天內得到昌州西南軍動向。”
所有人都驚疑不定看向遮天,這么神奇的嗎?
大王淡定,遮天比他還淡定,一人一鳥任由打量。
大王那必須是吹牛了。他知道幽州城動向靠的也是朱提,他離開幽州城的時候朱提肯定是一步不能離開幽州的。
大王昨天晚上睡不著,他就想著,他這么多的掛,攢了兩三年的家底,現在到了這個局面,北伐一趟都不敢,那真是白折騰一場!
這不敢那不敢的,簡直浪費了夢夢給他的大造化。
想通了大王就睡著了,人有時候遇事想不通,直接遵從自己內心就好。
自己能負責不后悔就行了。
大王今天就是抱著這種決心在朝會上宣布了他的決定,他想著最后大家不同意也無所謂,本王才是幽州之主,按本王的旨意辦就好。
薛相和太傅交換了個眼色,明晃晃的主意已定啊。
薛相又開口了,“大王對陛下的一片孝心,對大晉的一片忠心,臣萬分感動。但您年紀尚小,親自北伐實為不妥。不如派有經驗的將領領軍,臣看張統領就不錯。”
老狐貍當場一個回旋,改為阻止大王親自領兵。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