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城的西南軍和陳豐小規模打過,加上糧食短缺折騰了這么久,也有不少減員,大王看舅舅偶爾露出的沉重就知道這次的損失真的不小。
敦城還剩下的西南軍也一個比一個慘的樣子,大王都沒敢細看,只讓輜重營把他們剩下的最好糧食拿來熬了粥,讓久餓的士兵先吃一頓好的。
這貨還不忘口頭教育魏慎,要把這仇記崔家和四胖子頭上。
聽說外面大家都吃上飯了,大王才出去轉了轉,而他的家長都快愁死了。
這回不用夸張,敦城真十幾萬大軍了,這么多人一天的吃喝…細想想魏亭侯都心驚膽戰的。
而大王還在大手大腳。
他給饑餓的西南軍用晶瑩的白米熬粥,說他們腸胃餓太久了不能吃粗糧,你聽聽吧。
“殿下下一步可有打算,你手里這么多的人,這里離幽州又遠,手里的糧還能吃多久?殿下可算了嗎?”
“手里的糧應該馬上就沒了,加入了玉門關的十萬,把我們回程的糧都吃了。”大王心說不作弊早沒了,打下一個城就在繳獲的糧食里混入些他的庫存,才支撐著十多萬人吃到了現在。
魏亭侯一聽,果然啊。
“這一路過來幾個郡都被匈奴刮干凈了吧,現在還夠幾天?要不去昌州調點?”比起幽州,昌州近多了。
大王神氣的搖搖頭,“不用。等舅舅歇好了,你們就回昌州吧。本來還打算拿下玉門關讓外祖給我守,如今有了唐謙倒是不用了。這十萬玉門關守軍到時再調一半五萬,跟我北上守朔方就行。”
魏亭侯搖搖頭,也不知道該不該表揚大王的大心臟,“就全交給老唐了,不放你們幽州軍的人?”
大王哪有人四處放,他嘴硬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魏亭侯還不知道他?
“老唐就一個,他守玉門關了,朔方就沒靠譜的人了,讓你舅舅去吧。”
大王白撿十萬人了,真不準備再麻煩舅舅,讓一家子分離,魏家看好羌族和昌州就行。
“不用,我手下也有要鍛煉的將領,好幾個校尉表現都不錯,人品也信得過,讓他們試試好了。這次退兵之前,本王會給他們鋪鋪道路,讓邊關好守點。”
“比如?”
“比如,配合演出的西域諸國,必須給他們一個教訓。正好運的糧食沒到,打下玉門關,我們去西域借點?”
魏亭侯:……
這是打算進沙漠啊!
“殿下三思,沙漠你們幽州的騎兵和戰馬未必適應,沒有地形圖極容易迷路,此舉太過冒險了……”
大王心說咋沒地圖呢,他和白楊對照過很多次了,這片土地和后世白楊生活的土地除了地名、歷史對不上,地形是一樣的。
他甚至有精確到三米的地形圖,連西南軍大敵高原上的羌族各部后世都收回來成了一個國家,西域又有什么不能去的。
“地圖我有啊,羌族的地圖我都有,回頭給外祖一份呀~”
誰問都是從趙朱閣那里得來的。
魏亭侯根本不是大王的對手,他決定讓兒孫回去,他要跟著去玉門關,不知道便罷了,現在誰能放下這倆跳脫的貨領軍打匈奴?
連老唐都不是以前的老唐了!
大王也隨他去。
時間寶貴,大軍停在這不動也要消耗糧食,大王趁著手中還有糧,第二天就出發攻打玉門關。
在離開敦城以前,大王把五萬陳家軍打散。
有職務的一律革除,官大的收押,普通士兵打散,重新建營。
其中一萬人強行給了他舅舅,算做大王補償西南軍的損失,這次西南軍也算無妄之災,都是跟他借了光。
這一萬人帶回去可以從最低等的士兵做起,不管怎樣魏家治軍是專業的,對這種俘虜也有的是辦法處置。
剩下的四萬,大王打算通通帶回去當屯田軍,現在大王有的是地,就差人了。
天一亮大軍就整隊出發,除了虛弱的敦城兩萬人,剩下的都跟著大王走了,包括非要跟來的魏恪。
敦城到玉門關,快馬半天就到,大王的騎兵午時就望到了玉門關。
大王掀開臉上的口罩,“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玉門關?”
這貨剛想說怎如此破舊,就看見旁邊的唐謙神色復雜,目有水光,他又咽了回去。
好吧,這座破破爛爛矗立在黃沙中的關口,是有些人的一生守護。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