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第二天朝會就宣布了騙…請、到了謝淵的好消息,整個大殿的都有松了口氣的感覺。
謝氏啊,整個大晉前列的名門士族。
來了就是活招牌。
尤其丞相和太傅,太傅看大王的眼神那真是比春風還溫暖,直到大王說他要親自給匈奴去封信!
親自?!
丞相和太傅一起想到他給寧德帝寫的那些‘作品’。
太傅率先表示,這種活計哪能勞動大王,他可以代勞。
所以寫信為點啥呢?
這活大王還是很愛干的,不過有人搶他也無所謂。
“就前天吧,在龍頭抓到了意圖刺殺本王的一伙匈奴人,聽說里面有匈奴單于的兒子。魏恪審了審,說是單于三子連西,那本王可得跟匈奴要個說法了!”
“刺殺?”
后面走神的老頭都醒了!
大家迅速打量大王一圈,看著活蹦亂跳的,應該沒成功。
就聽大王接著說:“他們可太壞了,搶了一些耕牛加上自己的馬匹一起潑油點燃沖進了鬧市,就為綁本王!這些損失本王都得記在匈奴頭上!”
太傅松口氣,“萬幸殿下得天護佑,匈奴人的詭計才未得逞。”
大王:“得逞了啊!本王都被扛去匪窩了,只是沒來得及轉移,又被凌因和昌黎救了回來。
沒看魏中郎將今天沒來嗎?他被匈奴人砍到了腿,都瘸啦!
本王不會輕易揭過此事!
本王在自己地盤被綁架,本王能抬得起頭嗎?你們能抬得起頭嗎?”
“臣等慚愧!”。
昨天回來根本沒人提起,他們還以為一切順利沒什么事。倆老頭對視一眼,大條!
大王著重參考了平時百里瑾發過來的那些廢話詔書,“那就由太傅來寫!第一,本王壓驚費兩百萬兩!第二,讓匈奴過來給本王解釋一下此事,解釋的不滿意,本王屯兵朔方關!”
兩百萬兩大王認真斟酌過了,少了他不干,多了怕匈奴不干。
連西是三子,又不是長子。大王以己度人,他也是老三,他都是他爹買糖人送的,匈奴單于為了三兒子能出的錢估計也有限。至于兩百萬這數嘛,剛從長安拿了賠款,匈奴應該能出得起……吧?
一聽屯兵朔方關,太傅嚇一跳,丞相也連忙詢問大王是真打算這么辦,還是嚇唬匈奴?
大王哀怨看他一眼:“你當本王不想真去嗎?木有軍費啊!”西征一趟花完了!
財政沒指望,他刮鮮卑那些加上朱提商隊那邊賺的是不少,可那些大頭的大王還留著囤糧呢!
大王的糧食庫存這次西征幾乎消耗干凈了,除了吃的,又調給東都侯和唐謙不少。攤子更大了,嘴更多了,大王是屬倉鼠的,不囤糧不安心。
二十多萬的軍隊很不好養的。
要是沒有那些薅羊毛的關卡工程拖著,大王非得愁死。
這些大王不能多想,想多了鬧心。他開始目不轉睛盯著大司農,也就是原來的張司農,目前這老頭管財政。
壓力不應該本王自己背!
張司農沒想到戰火會這么快燒到他,只好出列請罪。
“請罪機會有限,張司農要珍惜啊!本王要看到進步、看到銀子!懂?”
張司農想到前將作少府的下場,腿都快抖了,還是丞相解救了他。
丞相問大王是否查出這些人怎么入境北境的。
大王憤憤:“從漁陽來的。本王還以為他們沒來得及接手漁陽,原來已經過去了。可惜不管他們搶了多少鹽也沒用,他們運不回匈奴了。”
一聽到鹽,張司農眼睛都亮了。
鹽啊,這不就銀子么?
“殿下,那漁陽郡長安也劃給了匈奴,我們是不是?……”奪過來?
他的意思大王懂,你當大王忘了嗎?
“漁陽本王沒直接派兵過去是以為那里還沒來得及易主,傳來的消息也是說漁陽一切正常,沒想到匈奴有小隊人馬已經過去了。現在連西和還活著的匈奴人大部分都在本王手中了,不足為懼。不過,還是要把此事通知到各個邊境關口,引以為戒。
要是真有百人規模的隊伍無聲無息越過關口入境北境,本王真的會生氣!”
張圖出來背鍋,接下告知各地駐軍的任務。
這還是沒說到重點,張司農急了,“殿下,漁陽我們就不要了嗎?北方的鹽可都是產自漁陽。”財政是不是有救了?
大王還真不在意,“本王在遼東有自己的鹽田,是比漁陽還大的規模。難不成你以為幽州現在還在買鹽吃么?你以為本王的軍餉來自哪里?”
遼東郡有鹽場!
一殿人對大王就差五體投地了,他才多大啊,無聲無息在海外偷偷布局了鹽場!這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都產鹽了!
大概看下面人表情太精彩了,大王好心科普,“天下鹽利都握在金家手中,包括漁陽鹽場。本王是給百里珩面子,才沒對漁陽動手。”
太傅那顆直蹦的心終于落回去了,還好。
有錢不撿,哪是大王風格,就怕后面有更大的妖。
這就好了,這回總算說得通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