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在青玉郡耽誤這么久,幽州盼著大王趕緊回去,但絕對不是最迫切的,梁賁領銜的四個紈绔在安定郡盼星星盼月亮盼大王已經快崩潰了。他們怎么算這么久大王都應該回轉了,就算去山陽一趟也該回來了。
他們離的近還不如幽州百姓知道的多,哪能猜到大王順便還能打個仗。
大王離開青玉郡直接返回了金輝,那里他也扔了些人,得一點一點的撿。
大王讓唐謙主持新哨卡的修建,他自己去金輝休整了。
大王返回金輝第一件事兒,就是施糧。
金輝的創傷不能那么容易撫平,但總要讓百姓看到點希望。
他從青玉基建那扣下來的口糧已經被換成了十幾倍的陳米,白楊這個陳米在大晉根本也算不上陳就是了。
北境王攻下燒當羌,屠了大允谷的消息傳來金輝,百姓還沒等高興,又砸下來個大好事,北境王要給他們每人發一斗米!
是的,按人頭數,每人一斗。【十升為一斗】
嬰兒都算個人頭。
好了,想扔孩子的腳步暫緩。
人口多的家庭這次正經能分不少的糧食,足以解一下燃眉之急。
大王沒覺得人性本惡,認為只要大家過的好,有些社會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天生的壞種那還是很少的。
發糧食的士兵見到家里戶籍冊上孩子多的,還會夸人家人丁興旺。跟人家說現在世道亂,人丁就是底氣。只要咬牙拖著養大了,以后出去尋個營生就能養家,再退一步,世道亂人多也安全。
有人抱怨男娃太多吃的也多根本養不起,士兵就說男娃更好辦,如今金輝在北境王面前掛上號了,長大可以像他們一樣參軍,甚至去幽州、翼州找個活計都很簡單的,北境王在各地開的大農場就很需要人。
這么一搞,金輝這個解放區又開始沸騰了。
一部分人仍然仇恨晉人,但他們會把大王的北境剔除。
北境王那是不知道羌人的惡行啊,你看這一知道了,四百人就敢殺上大允谷,還從邊關調來了軍隊幫他們補了城墻,幫著修整金輝城。
大王那是有事真沖,回頭還發糧賑災,這種把他們邊境百姓當人的統治者哪里找,反正僥幸活著那些年紀大的就沒見過這種好事。
大王在金輝的風評一時無兩。
大王微服出去晃了一圈,回來那步伐相當的六親不認。
魏慎咂舌,“這真的很囂張啊!”
他出聲喊大王,“北境王殿下,尾巴放下來吧!”成功逗笑了旁邊的謝屠。
百里·驕傲的孔雀·靖,馬上牽連了他,“笑什么笑,作業寫完了嗎?拿過來本王康康!”
大王出征燒當的時候千叮萬囑,謝屠到底不敢再當沒聽到。
接過來一看,不但字跡工整,文章寫的也相當認真,哪都好,就是不像他寫的。
大王為難,“你就不能模仿一下本王的筆跡?”
“草民不敢。”這個謝屠真不敢,他已經盡力寫的不像他自己的字了,假裝是大王認真寫的工整版。
“那這文章也寫的太認真了,真的每篇都寫了一千多字?哎呀開頭寫好就行了,中間怎么不抄點千字文放里面?”
謝屠:……原來還能這樣?
好學生第一次知道大王都是這樣寫作業的……
大王無辜極了,這貨確實一直是這么寫的。
他認字的時候,是皇子。開始寫文章的時候,他都是諸侯王了。一篇文章大王用兩百字以內就陳述好觀點見解了,要寫一千字就是為難大王了。反復論證該觀點那不是大臣該干的嗎?
旁邊看戲的魏慎都看懂了,表兄語重心長的拍大王肩膀:“好好當你的大王,不然你自己搞的那個科舉你都考不上。”
大王:……
瞎說什么大實話!
大王轉頭繼續檢查謝屠搬來的作業,發現真有好幾幅畫作。
大王遲遲不回來,悶在金輝不出門的謝屠很用心的畫了不少的畫,甚至自己搜集了材料裱好了。
大王滿意的不行,自己留下一幅喜歡的收藏,剩下的他準備通通變現了。
這貨一臉發財的喜意,給謝屠本人都看迷惑了。他的畫在南面也是在相對年輕一代的圈子里算值錢,也遠沒值錢到大王能看上的地步,畢竟他還年輕,和盧仝、謝淵那種大佬沒法比。
他哪知道大王的渠道多著呢!
這貨怕一次性流出太多不值錢,只給了白楊挑了兩幅,剩下的他蓋上了他自己的印章,沒錯,北境王的印章。
這畫一下子就成了皇室收藏品!
大王深信,文明不同,美是無界的。
當晚的鳳凰集大王的攤位變成了文玩鋪子,正中就掛著一幅謝屠的大幅山水畫。下面零散擺著大王的庫存,一些將作監出品的文具,再說細點,就是內務處給他送來的文具。
這貨把自己的文具也拿出來擺攤打算賣了。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