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慎反應過來,難以置信,“什么意思?你連烏合之眾也想要?”
“唉?什么烏合之眾,都是可愛的百姓!”
魏恪放下了筷子,饒有興趣道:“說說?”
“彭城起義雖鎮壓了,當時本王就想過,以后這種起義肯定少不了,這不,這就又遇上了。這個酉川,從我們得到的消息看,是剛剛起來的,一切都來得及?”
“所以?”
大王叉腰,“加入他們!”
魏慎:……
就這么的,大王的行程又拐彎了。
回憶了一下昌黎跟他報告過的彭城反王形象,大王首先排除了自已和魏恪。他不夠年齡,魏恪不夠匪氣。再看魏慎,不夠……大王不夠放心。
看魏慎那個激動樣子就知道了,把這貨放在南邊時間長了不搞出大事才怪。
大王把跟著上岸的親衛營喊了出來,一共十五個通通來自梟騎的心腹。
“這一隊誰是隊長?”凌因點點陳糧和大王愛將鐵柱,這倆就是這回親衛隊的正副負責人了。
鐵柱不用說,一張老實憨厚大黑臉,這幾年性子勉強算鍛煉出來了,也不至于被人輕易哄了去。旁邊陳糧,大王也算了解,這人腦子比鐵柱活多了,要不然大王愛將在這堆人里也不至于還是個副的。
大王繞鐵柱轉兩圈,“多樸實、多接地氣,天生農民起義頭子啊!”
?
眾人一臉問號,大王已經拍板了,“咱們捧鐵柱當酉川起義軍首領,陳糧留在他身邊當軍師,這酉川,本王要了!”
魏恪皺皺眉,“殿下說真的?”
“千真萬確。東海密陽這地方勉強都算天涯海角了,陶家有個塢堡都想跑了。本王那警告書也不知道能好用幾天,南邊徹底亂起來就差最后一根稻草了。
酉川這人都集結起來了,攪合散了沒那么容易,誰知他們是不是換個地方繼續搞?
不管是為了避免那些起義軍發展成彭城那樣也好,為了給北境以后…減少麻煩也好,這起義軍還是握在我們自已手里為妙。”
魏恪點點頭,同意票。
魏慎道理都懂,可是,“他倆怎么就比我合適了?什么叫接地氣?”
大王沒說他看起來也就是個高瘦少年服眾更難,形象更是沒有鐵柱像農民,他說:“鐵柱和陳糧能聽話控制局面,換你,我和大表兄走了,你能保證你自已不搞事?”
魏慎剛想說他能,就聽大王和他兄長一起張口道:“不能。”
“我不信!”幾乎異口同聲,成功氣到了魏慎。
大王哈哈大笑,“表兄和本王玩這么久了,休想騙我~”
大王拍板事情就這么定了,大家一邊往酉川移動一邊商量對策。初步計劃親衛裝作不認識分兩批加入起義軍,互相策應,計劃成功后親衛留下控制酉川,大王四人撤回。
你說讓大王別摻和,直接讓親衛去?
那怎么可能!
大王振振有詞,“本王還沒參加過起義!誰也別攔我!”這會兒也確實沒人攔得住了……
。
幽州還在那掐指計算,怎么算大王也快返回了,就四艘船這會兒應該已經滿了。丞相還特意吩咐碼頭的燈塔守衛一有消息馬上進城回報,他們不知道大王已經加入了‘光榮的’農民起義軍,在自已帶頭造自已家的反。
“有飯同食,有錢同使,天下無人不飽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