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恪:……
魏慎見大王忽然掏出個巴掌大的小本子就在那寫,“你記什么?”
“本王怕忘了,記下來下次告訴外祖~”
魏慎:……你有前途的很!
。
士族搞聯合抗議這事兒大王提前知道了當然要有準備,他絲毫不生氣,把這事兒當個好玩的事兒在辦,甚至有點興奮,給趙保都看不會了。
大王先召見了董扶交代了一通,接著召見了北境醫局的張童鶴,最后召見了朱大總管。
趙保一臉憂心,這是不是不太對啊?
“殿下,您是不是應該召見下謝大夫和盧廷尉?”這倆才是士族里有影響力的,召他們過來商量下對策才是正經。
大王心態很好,不在意擺手趕他走,“放心,本王能擺平,你回去吧,本王要睡了!”
趙保一頭霧水退下了,大王這么早睡是不可能的,他還要去家園進貨。
怎么說呢,都被家門口抗議集會了,還想著賺一筆的人真的不多。
。
到了正月初十這一天,雖沒飄雪變天,但也是一樣的冷。
天剛蒙蒙亮,大王爬起來在窗口看了一眼又躺回去心安理得睡回籠覺了。
老天還算照顧嘛!
同樣天剛蒙蒙亮,城中幾個上等客棧和城西有租賃宅子的坊已經動了起來。
楊晟準備妥當,看楊放還在那看書沒有動的意思,“你怎么還不換衣服?”
楊放:“……叔祖,我也要去嗎?”
楊晟:“為什么不去?人家也不會認識你。”
楊放總覺得不太好,畢竟是親戚,事后知道了也挺尷尬。但楊晟顯然不這么覺得,他答應參與就是站在士族的角度在反對北境政令,和私下親戚關系完全無關。
楊放想來大王也不會認識他。他姑祖母去的早,姑祖母去世后為了避免結交手握重兵的軍侯,楊氏和昌州已經多年不走動了。加上北境王小時候早早就藩,外祖母是哪個地方的楊氏他都不一定知道。
他不懷疑魏亭侯和北境一條心,但明面看大王其實和魏家也沒什么深入交往機會,有限的溝通機會軍國大事怕是都說不完,誰會扯這種老黃歷?楊氏一直低調的很,想也沒有特意提起的必要。
他哪知道大王有個勤快表兄,大王不但知道外祖母是哪個楊,還親自爬過他家的墻頭。
楊放想通就加了件厚衣和叔祖一起出門了,今天是場硬仗。
這事的結果他想過了無數可能,可能北境王少年人面子淺,羞惱成怒杠起來嚴懲抗議者;也可能恩威并施,一邊用武力威脅一邊派人說和勸他們回去?
反正怎么想,也沒想過是現在這個場面。
怎么說呢,不說彩旗招展,鑼鼓喧天…也大差不差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