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報紙用輕描淡寫的口氣描述了……眾多士族中流砥柱來北境參加科舉相關事宜論證大會。
士族未嘗沒有沾包賴的意思,他們派了些老人家來,以為大王一個小孩臉嫩要名聲,勢必拉不下臉和長者動粗,大概率還得供著。他們還覺得就算事情最后沒談攏搞崩了,為了家族世世代代的利益犧牲一下這種已經入土半截的也劃算。
可惜他們什么都算到了,就沒算到大王他不是一般人,不能用常理推斷大王的行事。
反正北境發行的報紙是這么寫的,說大晉的士族們對新的科舉制度提出了寶貴意見,北境王特意抽空聆聽了大家的意見,對于臣民們的多樣化意見有了了解,對大家的寶貴意見十分重視,今后將進一步完善科舉制。
后面話里話外還隱晦的吹捧了一通大王的包容之心,你看這種事大王都登出來公告天下了,這是何等的胸襟,明君啊!
文章的簽名抄了一份,內容是一點沒抄!不知道的以為這些人是去給大王科舉制站臺的。
這篇報道在報紙的主版,通篇對這事和參與的士族們沒有一個譴責批評字眼,把這事當做北境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直接寫了出來。你說北境報紙造謠,根本不是這么個事?那你也挑不出哪句話是錯的。
配圖更牛了,是南廣場靜坐抗議場面的真實場景。
在外圍站崗的士兵,飄著熱氣的攤子,滿地亂竄的貨郎,吃吃喝喝的…抗議者。
這配圖怎么看怎么奇怪,你要說不實吧,也不是,那天確實是這個樣子。
只是那圖怎么瞧著都有種不倫不類的喜感,和上面x冷淡的報道格格不入。
大王看了樣刊笑壞了,“這畫哈哈哈~改革春風吹滿地,士族老頭是真爭氣啊!謝屠干得漂亮,賞!”
謝屠不顧形象擺手,“謝殿下!不用了,真的不用賞賜。只一件事,這畫和文章都是在大王的指導下寫…創作的,能不能不落草民的名字?”
大王更客氣,“那不行!都是你的功勞~”
謝屠:……
謝屠頓時生無可戀。
大王痛心疾首,“你知不知道,民間貴族名公子排行榜已經有了南謝北楊的說法?以前可都是你自已獨大的啊!雖然那個北楊還疑似本王表兄,可本王是不服的,也只支持你一個人的,你得有點快被追上的緊迫感,咱不能輸啊,想想你粉絲!”
貴族名公子排行榜?又是個什么東西?!
還有那什么粉絲,到底誰想要!?
不過……謝屠簡直驚喜,“既然是殿下表兄,能不能也招來咱們報社?”既然齊名,怎么能可著他一個人禍禍!
咦?
大王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有點道理。聽說比魏恪還大一歲,正值壯年,多好的勞動力,……怎么能放走?”
謝屠剛彎了下嘴角,就聽大王說:“人是得留下,但報社太重要了,本王暫時只相信你。”
謝屠:……
要謝主隆恩嗎?不想。
天天常駐朱雀大街長見識的楊放很快就收到了大王親筆旨意;
【聽聞楊家表兄學富五車,特來北境支持本王科舉?請表兄務必好好備考,戒驕戒躁考出好成績,期待表兄金榜題名,不要讓本王失望。---百里靖】
帶報社主編那種)]
彼時正好趕上報紙發行當天,滿街都是叫賣報紙,“新一期報紙發行嘍~士族組兩百人團北上圍觀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