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世家大族的天下,就算是將領,也很少是北境將領那種純草根。馮襄家學淵源書也沒少讀,最起碼他知道在儒家‘內圣外王’的理想中,一個成功的皇帝不僅要文治,還要有赫赫武功。
而能親征的皇帝,具備‘天命’。
看起來北境可比長安那個舍得下血本,親征有個萬一,北境國本動搖。
大王作為這支騎兵的主人,不提親征帶來的的政治意義,只說提升士氣這一項,足夠讓本就難打的這一仗雪上加霜。
大王可沒什么壓力,他為了‘合群’正帶著白澤混在雪騎堆里,白龍白澤,和雪騎的白馬是一國的。他肯定是開天辟地頭一個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還在注意隊伍造型的。
在東都侯問用不用把攻城的火炮營前提,先震懾一下的時候,這貨想了想同意了。
馮襄就見挾毀天滅地萬鈞氣勢撲來的玄甲騎兵停在了城門外一里,然后中間讓出一條通道,一隊穿半片甲的士兵一人抱一架奇怪武器?站到了騎兵前沿。看過閱兵的人會知道,當初這個打扮的屬于北境海軍,來自戰艦編隊。
還沒等馮襄細看,就覺得陣中金光一閃,一支箭穿云而來,速度很快轉眼到了眼前!
這箭不是前邊隊伍射的,射日弓金光一晃而過他也看出那道金光是在后面陣中。馮襄估摸了一下距離,心涼半截。
這射程是怎么回事?!
沒給他機會震驚,這勢大力沉的箭已經到達。倒沒射到人,而是把一個城墻上磚石垛子轟開了,士兵撿起來發現上面綁著東西馬上送了過來。
馮襄看到那花里胡哨金光閃閃的箭羽,對這箭的主人有了點猜測。
北境王有點本事很難殺,在他這個圈層不是什么秘密。
魏慎還在那感嘆大王有了這射日弓連使者都省了,馮襄已經解開了那條布帛。
布不小,字很大,一打開像個告示,隨時能貼去街頭。魏慎說這玩意讓謝淵看見,非自閉了不可,大王對此嗤之以鼻,“你就是嫉妒本王文采!”
魏慎:“……那我可真沒什么見識。”誰要嫉妒這種破玩意!
東都侯:……
馮襄打開的時候也一臉疑惑,這字……草書嗎?
不過好歹也能看懂。
【馮將軍,聽說本王高祖曾夸將軍祖父為國之干將,父皇又十分信重將軍,將陪都雒陽交給將軍駐守。
本王知道雒陽守將是將軍十分開心,現特意繞道雒陽邀請將軍一道去長安征討逆賊!
百里鈞為了皇位挑起戰爭,造成生靈涂炭,篡位逼死忠臣,我們要一起唾棄他!
天下已大亂,唯最快速度統一,大晉才能早日恢復生機。本王要在這說點大實話了,這天下無人擋得住北境的玄甲騎兵,不管怎么折騰死多少人,最后都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本王贏。
馮將軍,如果本王想,一刻鐘就能把雒陽城墻炸開個口子,兩刻鐘就能沖進雒陽城。別折騰了,跟本王去長安討逆,讓雒陽守軍好好活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