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邊關告急,皇帝恐怕還不知情,現在長安方面都似乎管不了這邊關了,誰能起兵來幫幫啊。
歷史上用此類借口囤兵造反的也不少。
第五首則叫做《問藥》,竟說是大詩人白意所著,詩文是“長生殿外草萋萋,御榻何人進紫泥?愿剖臣心代君藥,肯教鴆羽近龍衣!
顧留白聽著這首詩,忍不住就吐槽,這些門閥腦子怎么想的啊,這么扯的么?
意思是的確挺扯的,聯系之前的詩文,說皇帝不只是被蒙蔽,而且而被蠱惑成病了,誰能救救皇帝的病啊,太子和忠臣都甚至愿意剖了自己心肝給皇帝入藥治病,只要能夠解決皇帝和大唐這病。
這無中生有,扯是很扯,但這五個詩人一首接著一首的詩出來,再被人有意的推波助瀾,起到的煽動性作用還是十分驚人的。
整個長安的街巷,幾乎每個人都開始談論這五首詩,開始議論皇帝是不是真被什么奸臣蒙蔽了,所以才怪罪太子,將太子流放去了黔州。
朝會之時,自然有大臣義憤填膺,上書要求追查這些詩人及其背后主使之人,但皇帝的反應卻顯得大度且冷淡。
意思是這些詩人一年不知道寫多少詩,偶爾有些詩被人曲解,那也很正常,若是因此就要治罪,那大唐今后那些詩人作詩豈不是戰戰兢兢?
若是真因為一些詩詞就大興文字獄,豈不是真落實了我身邊有奸臣把持朝政,要讓人不敢說話?
如果你們覺得不是無中生有的事情,覺得這些詩句就是隱喻我身邊的事情,那么你們這些官員先好好查查,我身邊的什么奸臣到底是誰。
皇帝這么一表態,頓時就沒有人敢接著上書說這事情了。
誰要是再揪著這事不放,不顯得自己就是那些詩文里所說的奸臣?
皇帝這樣的表態也讓那些背后興風作浪的門閥們心知肚明,皇帝可不急。
而遠在黔州的太子所表現出來的定力,也讓這些門閥不得不重新審視這樣的手段能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就這么一來二去,長安的秋天,卻是悄然的過去了。
陳屠的老婆袁秀秀生了個大胖丫頭。
在滿月的時候,顧留白等人找了個機會,偷偷去見了見陳屠和他的女兒。
結果一看這女娃的臉,顧留白就頓時郁悶了,“陳屠,居然長得像你。”
陳屠知道顧留白的意思是說長得自己不如長得像袁秀秀好看,但他心底里全是喜氣,一點都不生氣,甚至有些得意,“怎么,我的娃不像我還能像誰。”
陳屠得意歸得意,還嘲諷顧留白,“你一下子娶了五個老婆,怎么裴二小姐她們肚子還沒動靜?”
許是受不了陳屠這氣性,裴云蕖便忍不住說道,“最近我姐和昭儀都喜歡吃酸的。”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