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日各方勢力頭頭們聚首之后,整個大千界就陷入了一場動蕩之中。
雖然大千宮早就放出消息,并連同各大勢力公開表明,會在一年之期到來時,一同加入大夏皇朝。
即便沒有說明原因,可只要但凡不是傻子就能猜出,大夏皇朝即將一統大千。
這件事情早就造成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也在當時引發了整個大千的大地震。
不過一年之期尚早,許多人都抱著僥幸心理,也有些人懷著抵觸心態,開始提前布局謀畫,更是有許多勢力聯合起來。
他們倒不是想要與大夏皇朝抗衡,而是不愿屈居人下,想要自立山頭,只求自保。
在他們看來,楚陽對大千有恩,所以不會去與楚陽為敵。
可話說回來,從楚陽過往的行事風格來看,許多人都覺得他不會把事情做絕,就比如當初的太古五族。
當年的太古五族,可是把楚陽給得罪死了,尤其是摩訶古族,但最終楚陽不還是放了他們一條生路?
不得不說,這種想法有些可笑。
因為他們只看到了一面,卻沒有看到另一面。
楚陽為什么會放過太古五族?
因為心慈手軟?
別鬧了!
首先除了摩訶古族以外,低于四族并位于楚陽鬧到不死不休的程度,而且還愿意拿出原始法身。
在楚陽幫他們先祖復活之后,就注定了太古四族永遠不會與他為敵,甚至會想盡辦法與他交好。
滅了四族對楚陽來說沒什么好處,但留著四族,卻能給他帶來很多利益。
至于說摩訶古族?
完全是因為當時的大環境,楚陽一方面給了大千宮幾分面子,另一方面都是看在大家共同抵御域外邪族的份上。
否則的話,摩訶古族早就不復存在了!
等解決了域外邪族,大夏統一大千的勢頭將會不可阻擋。
至于說允許那些人自立山頭,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這是定鼎江山的勢力紛爭,又不是過家家,哪里有溫良恭儉讓?
想要以法治世,就不能讓大千界存在著第二個聲音!
不管在任何一個世界,無論是勢力紛爭,還是王朝更迭,都少不了一場腥風血雨。
楚陽可不是心慈手軟之輩,大夏定鼎江山時,大千界所有勢力就只有兩個選擇。
要么臣服,要么滅亡!
楚陽讓大夏皇朝一口氣納入了四方勢力,而且都是如今在大千界中稱霸一方的存在,無疑是給許多心存僥幸之人敲響了警鐘。
若是其余勢力加入大夏,或許短時間內會有一些隔閡,需要一段的時間進行磨合,導致大夏內部形成相互制約的局面。
這也是那些人抱著僥幸心理的最主要原因,他們認為大夏皇朝屆時會自顧不暇,沒有功夫搭理他們這些小角色。
可當四方勢力提前加入大夏,并且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一系列的合并事宜之后,所有人便明白……
這些勢力加入大夏之后,絕不會為大夏帶來負面影響。
如此一來,人們就不得不重新衡量大夏的實力了。
巨頭級有多少?
圣品后期強者有多少?
天至尊強者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