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果大會還在繼續,第三天的時候,楚陽忽然靈機一動,站起來提議道:“諸位師兄師姐,師弟不才,有一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霄雷師弟但說無妨。”多寶道人溫和一笑。
楚陽環視一周,朗聲道:“此次仙果大會,齊聚我截教諸多英才,不如趁此良機,大家一起論道一番,互相印證修行心得,豈不妙哉?”
此言一出,眾仙紛紛表示贊同。
平日里大家各自修行,交流的機會不多,而且通天圣人也是數百年才講一次大道,如今有機會互相學習,自然求之不得。
多寶道人撫須笑道:“霄雷師弟此言正合我意,不如就由我先與師弟論道一番,也好給眾弟子做一個示范。”
楚陽欣然應允:“謹遵師兄之命。”
兩人來到廣場中央,相對而立。多寶道人率先開口,他從天地初開講到大道衍化,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將他對大道的理解娓娓道來。其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展現出深厚的修行底蘊,令不少弟子聽得如癡如醉。
楚陽靜靜聆聽,不時點頭,偶爾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
起初,眾人只以為他是在附和多寶道人,畢竟多寶道人成名已久,修為高深,而楚陽主修陣法和雷法,在大道領悟上面肯定不如多寶道人。
然而,隨著論道深入,眾人漸漸發現,楚陽并非只是附和,他提出的見解,往往一針見血,直指大道本質。
楚陽認真聆聽,不時點頭,偶爾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
比如多寶道人講到五行相生相克之道時,楚陽便插言道:“師兄所言極是,五行之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此為相生。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此為相克。
但師弟以為,五行之道,并非一成不變,需靈活變通。
例如金雖克木,但若木勢強盛,金反受其制;水雖克火,但若火勢猛烈,水亦可被蒸發殆盡。”
多寶道人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他繼續論道,又談及風雷之道。
這次,楚陽的發言更加犀利,他指出多寶道人對風雷之道的理解,雖然精妙,卻略顯刻板,缺乏變化。
他以自身對風雷之道的感悟為例,闡述了風雷之道變化萬千,并非僅限于狂暴猛烈,亦可輕柔如絲,潤物無聲。
多寶道人越聽越是心驚,他發現,無論是對五行大道,還是風雷之道的領悟,自己似乎都不如楚陽!
這一發現,讓他大為震驚。
要知道,他可是截教的大師兄,修為已至大羅金仙之境,對大道的理解,在截教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而楚陽,不過太乙金仙,竟然在對大道的領悟上,絲毫不遜色于他,甚至隱隱有超過他的趨勢!
趙公明也聽出了端倪,他震驚地看著楚陽,心中暗道:這霄雷師弟,果然非同凡響!當初還在昆侖山的時候,我就覺得他非池中之物,如今看來,我的感覺果然沒錯!
其他師兄弟雖然沒有察覺出兩人之間的高下之分,但也受益匪淺,只覺得兩人的感悟都十分厲害,聽得如癡如醉。
論道持續了整整三個時辰,最終以多寶道人略顯尷尬地結束。
他咳嗽一聲,說道:“師弟對大道的理解,果然精妙,貧道受益匪淺。”
楚陽謙虛地笑道:“師兄過獎了,師弟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多寶道人論道結束,臉上雖帶著笑意,卻略顯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