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然眼神中閃過一絲冷冽,手指輕輕敲擊著沙發扶手,心中已然有了計較。
他自然明白,在商場如戰場的香江,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渣打銀行此次的挑釁,即便已經認慫,但那根刺已經扎下,不拔出來,始終是個隱患。
他站起身,走到露臺上,吹著陣陣海風,望著維多利亞港灣那璀璨卻又暗藏波濤的夜景,喃喃自語道:“既然你們先動了歪心思,那就別怪我不留情面。”
林浩然很清楚,要徹底讓渣打銀行長記性,就得在渣打銀行的核心利益上動刀。
不過,如今倒也不必急于這一時。
當務之急,是先把恒聲銀行穩穩地收歸囊中。
再者,這段時間香江金融市場風波不斷、變故頻生,想必總督府的忍耐也快到極限了。
更何況,渣打銀行此前向林浩然許下的一些條件,至今都還未全部兌現。
就拿渣打銀行許諾為他爭取一個發鈔權來說,雖說布朗言之鑿鑿地表示已有十足把握,可終究還未真正落地成實。
在這些關鍵承諾尚未塵埃落定之前,貿然對渣打銀行展開報復,顯然并非明智之舉。
畢竟,此時與渣打銀行撕破臉,極有可能打亂現有的布局,影響后續諸多計劃的推進。
所以,不如暫且按兵不動,先讓渣打銀行松快松快、緩上一口氣,待一切水到渠成,再做計較也不遲。
畢竟都在香江這方不算大的金融市場里,往后日子還長,有的是機會讓渣打銀行好好“長長記性”。
林浩然伸了個懶腰,回到臥室。
一晚上,就這么過去了。
第二天早上,林浩然依舊從甜甜的美夢中蘇醒過來。
睜開眼睛,已經是上午的八點鐘了。
起床后,傭人很快為他準備好了早餐和報紙。
林浩然悠然地坐在沙發前,一邊慢悠悠地品嘗著一籠鮮香彈牙的蝦餃,一邊隨手拿起一份《華僑日報》翻閱起來。
今日主流媒體的新聞頭條,依舊聚焦在匯灃銀行被渣打銀行收購這一事件上。
不過,和前幾天的報道陣仗相比,可大不一樣了。
前幾天,相關內容幾乎霸占了報紙大半的版面,滿眼皆是渣打銀行收購匯灃銀行的種種“小道”消息。
可今天呢,僅僅用了不足四分之一的版面來報道。
這鮮明的變化,無疑表明渣打銀行收購匯灃銀行這件事的熱度,正如同退潮的海水一般,在逐漸消退。
畢竟,報刊向來都是逐利的“流量獵手”,哪件事流量高、關注度高,他們就會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一窩蜂地撲上去大肆報道。
報道內容減少了,說明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一事件的熱度峰值已過,再持續大篇幅報道,也難以吸引讀者眼球、換來可觀流量了。
而且,香江金融市場向來瞬息萬變,新的熱點隨時可能冒出來,搶占大眾的注意力。
比如,昨天下午他在恒聲大廈外面接受采訪的事情,一字不漏地給報道了上去,成為了《華僑日報》的次頭條。
林浩然又接連看了幾份報紙,不少報紙更是將他所說的話放到了頭條上。
同時,許多記者紛紛猜測,渣打銀行與林浩然之間,到底是什么合作。
有些小道消息又開始不斷發酵,各種離奇的猜測甚囂塵上。
有的說林浩然和渣打銀行早已經暗中勾結、達成一致,匯灃銀行就是他們聯手設計打垮的;
還有的說林浩然其實懷揣著更為宏大的野心,他妄圖借助渣打銀行的勢力,逐步整合香江的銀行資源,最終打造一個獨屬于自己的金融帝國,而渣打銀行不過是他這一宏大計劃里隨意擺弄的一枚棋子。
更甚者傳言,林浩然旗下的東亞銀行此次是在與渣打銀行沆瀣一氣,逐步鯨吞香江剩余的金融市場份額,妄圖徹底壟斷香江金融市場,壓榨其它銀行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