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這一切肯定都是林浩然在背后授意。
否則,和記黃埔的業務為何會在近一個月來,突然遭遇如此大規模的客戶流失?
此刻的李加誠認為,林浩然太小心眼了。
可實際上,這些事情,林浩然根本不清楚。
而且,和記黃埔的大部分業務,實際上都與置地集團的業務重疊。
比如地產、酒店、零售、貨倉、碼頭、進出口貿易等等,可以說和記黃埔旗下擁有的業務,置地集團旗下都擁有。
因此,行業競爭是在所難免的。
而這段時間,林浩然這位置地集團老板因為擊敗匯灃銀行而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因此作為置地集團總裁的馬世民,趁此機會,利用林浩然在香江的影響力,扯上林浩然的大旗,加大力度對旗下業務的宣傳和推廣,這才導致和記黃埔的客戶紛紛轉向置地集團。
對馬世民而言,趁著老板的熱度、影響力如此之高,這個時候不抓住機會,那還等到何時?
實際上,不僅僅是和記黃埔旗下的產業收到影響,其它行業內的公司,同樣受到或大或小的影響。
李加誠此刻卻完全誤會了林浩然,以為這一切就是林浩然故意針對他。
今年年初伊始,香江的地產行業便顯露出發展疲態,發展速度逐步放緩。
曾經熱衷于炒房的人紛紛收手,樓市成交量呈現出明顯的下滑態勢。
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作為香江地產界的巨頭企業,自然難以獨善其身,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在此情形下,李加誠不得不調整戰略布局,將經營重心轉移到和記黃埔旗下的其他產業上。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才將重心轉移到這些業務沒多久,卻如同迎面遭遇了一記重拳。
盡管很是憤怒,可面對林浩然這樣的競爭對手,李加誠也不得不逐漸冷靜下來,思考該如何去應對強敵的競爭。
他看向李察信,開口說道:“李總,你覺得我們該如何是好?”
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的確很強,但是,即便再強,也難以真的與林浩然真刀實槍地對著干。
實在是如今的林浩然太過于強勢了。
如今的香江商界,仿佛被一層無形的陰霾所籠罩。
而林浩然的身影,便是這陰霾的源頭,他就如同那陰霾中巍峨的巨峰,投下令人難以忽視的巨大陰影。
靑洲英坭、港燈集團、香江電話、置地集團、東方報業、中華煤氣、九龍巴士、萬青集團、銀河證券、恒聲集團……這些企業,無一不是香江各行業里聲名顯赫、舉足輕重的巨頭。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它們的幕后掌控者,竟然都是同一個人——林浩然。
面對如此實力強勁、勢不可擋的競爭對手,李加誠內心滿是絕望,一時間竟想不出任何有效的應對之策。
李加誠并非不想與林浩然緩和關系,畢竟他做生意向來信奉“和氣生財”的理念,盡量避免去招惹那些自己得罪不起的人物。
可如今,他早已與匯灃銀行及渣打銀行緊密捆綁在一起,在諸多利益糾葛之下,根本難以與林浩然緩和緊張的關系。
前幾天,他還特意去向包裕剛請教應對之法,可最終也沒能從對方那里得到什么切實有用的建議。
既然無法緩和與林浩然的關系,那便只能硬著頭皮正面應對了。
然而,該如何應對,李加誠一時間卻毫無頭緒,只能將希望寄托在手下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