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翻了個白眼。
“若天下武者都如你這般,說一說豪言壯語,想破境就破境,那可真要翻了天咯。”
他嘖嘖兩聲,又閉目微闔。
鉆研起琉璃不滅功。
清風本就是天縱之資,他身為青城道子,占卜星相,奇門道法,九流雜學,無一不精無一不會。
只是也囿于所學頗多,他又有一半心思落在卜算因果勘測天機之上,常常落得個氣血虧空,體虛困乏之征,甚至耽誤修為根本的進境。
如今得了這琉璃不滅功。
清風掐指一算。
這正應了他合該佛道印證,神體雙修之路,故而倒也上心鉆研了。
而沈翊,他略微感受了一下凝煉武道真意帶來的精氣神翻天覆地的變化。
便再度沉入心神。
接下來,他又灌注十年潛修至刀法潛修,以武道真意與刀法勾連。
自刀勢之上,凝煉刀意。
達到招、勢、氣、意四者相合。
如此一刀既出,刀意自成,可凝天地之勢,斷江摧城亦是不在話下。
至此。
借助武道真意將【無定刀訣】推演至更進一步,成為真正的宗師級刀法。
刀法既成。
沈翊又將心神落在劍法之上。
他的劍法最初以半部太岳劍典為基礎,后在卓凌風的教導下學會全套的流云七劍,如今,又有司徒玄多年心血所得的純陽劍解心得可以借鑒。
如今,武道真意既成,合該融會貫通,創出一門與自己最為契合的宗師劍法。
只不過相比于刀法推演水到渠成。
劍法自創卻是要糅合多家,刪繁就簡,取其精華,這其中要耗費時間更是甚重。
不過沈翊此刻,
最不缺的就是潛修時間。
十年時間。
將太岳威劍與流云七劍融會貫通。
借青山之威,流云之渺,以成剛柔并濟,自在隨心的劍招劍勢。
又十年時間,
借助領悟的一點純陽意。
融蓬勃朝氣,純陽卻邪至劍法總綱,以成云蒸霞蔚,一點純陽之意象。
再十年時間。
以武道真意勾連劍招劍勢,一以貫之,劍意若赤日升于東山,于云霞之間潑灑萬丈朝暉,以成一幅壯麗輝煌,氣象萬千的劍意畫卷。
是謂,太霄劍歌。
劍法創成。
沈翊便還剩一門功法未鉆研入門。
琉璃不滅功。
他先前的橫練功法,學的是在西陵佛宗廣為流傳的金剛鍛體秘乘,還只有后天篇。
之后便一直沒有學過其他鍛體秘法。
雖說踏入先天之后的戰斗,面對愈發凌厲的劍氣刀氣,亦或是拳勁掌意,后天鍛體愈發相形見絀。
但這門金剛鍛體秘乘。
在前期幫助沈翊擋下不少傷害,更是給他的氣血橫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眼下這門出自西陵佛宗的琉璃不滅功,更是恰好與金剛鍛體一脈相承。
只是更加精微、高深。
金剛鍛體秘乘,是以觀想金剛之象,內煉皮膜、筋骨和氣血,壯大人之體魄。
琉璃不滅功便是深入人體,入微而觀,內煉三百六十五個周天大竅,再以大竅統御體內諸天星斗渾然如一,終成琉璃不滅之體。
以沈翊觀之,這一門橫練神功若是修成,當是不弱于世間任何頂級橫練。
沈翊當即將三十年時間投入琉璃不滅功的潛修,剎那間,以金剛鍛體為基……
沈翊頓時感到氣血滾燙在體內如巖漿奔涌,筋骨齊鳴如冬雷齊震。
自外觀之。
沈翊盤膝而坐,波瀾不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