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刻著“東鄉”二字。
想來這村子便是叫做東鄉村,兩人牽著馬朝著村子里走去。
剛剛遠遠觀之。
這個村子不算很大。
村外有不少田埂,當時以種植為生。
只不過沈翊注意到田地多是稀稀疏疏,或是雜草叢生,還有不少荒蕪無人打理。
料想近期年景并不算好。
咚咚咚。
沈翊就近敲響一戶人家的大門,院子半空隱有炊煙裊裊,想來是有人的。
二人沒等多久。
吱呀一聲。
一個面黃肌瘦的老伯打開了一條門縫,看著是兩個年輕的俊后生,雙手合十,躬身道:
“兩位施主,你們找誰?”
沈翊詫異:
“老伯,你是喇嘛?”
老伯連連擺手,滿含敬畏之情:
“不不不,不是不是。”
“我們不是佛爺,我們只是佛爺門下的村戶。”
沈翊恍然:
“吾二人是東面來的商人,途經村子,又逢天黑,想和老伯討個住處暫住一宿。”
“我們付錢。”
老伯面露疑惑。
“商旅都是趕往城鎮里的驛站,怎會來我們這村子里?”
沈翊笑了笑:
“我們第一次來西陵。”
“不太熟悉路途。”
說罷,他拿出一粒銀子,遞進門中。
銀子是九州流通的貨幣。
是以這老伯見到銀子,眼中頓時流露一絲激動,沒有再猶豫多問,立刻打開門:
“進來吧。”
“但是你們要輕聲一些。”
“聽說晚些時候,有佛爺會來收捐。”
“你們不是本地人,就在我們家里,不要出聲也不會引起誤會的。”
清風聞言,笑問道:
“不知此地,拜的是哪座寺廟。”
老伯道:
“這方圓百里的地界。”
“拜的都是天王廟。”
清風又問:
“老伯,我聽說在西陵佛宗里,有三宗四寺最為出名,也最為靈驗。”
“不知這天王廟又歸屬于哪一支。”
老伯面露崇敬,雙手合十道:
“天王廟歸屬于小昭寺的分支。”
清風微微頷首,湊近沈翊小聲道:
“西入西陵,這小昭寺便是第一家西陵佛宗的大勢力,與我在九州風物志上看到的一般無二。”
老伯走在最前面,沒聽到兩人的嘀咕,將兩人引到側院偏房:
“兩位吃過晚飯了嗎?”
“我和老伴正要吃飯,要不要給你們做一些……”
老伯一對粗糙的大手交疊摩挲,略微顯得有些局促,沈翊看著老伯的面相,便知家里沒有什么余糧,當即擺擺手:
“不必麻煩,我們自己帶了干糧。”
老伯訕訕一笑,連連點頭:
“那好,那好。”
“老伯看起來成家良久,膝下子女呢?”
老伯的神情微微變得沉郁:
“有兩個兒子。”
“一個被天王廟召了去,成了佛兵。”
“一個……已經死了。”
沈翊和清風不由詫異道:
“佛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