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遠在澳洲大陸的一名機師,正在對陸明進行匯報:
“……這就是目前的情況,我們特意派遣偵察小隊,前往了您當初戰斗過的悉尼港位置,進行探查。
“目、目前,該位置并沒有新的泰坦級巨獸出現,只有兩頭中型巨獸,似乎在爭奪領地。
“我們在澳洲觀察到的情況,與其他部隊在北美戰線、南美戰線以及中亞共和國等地觀察到的情況一致——這些怪物目前各自為戰,并沒有統一調度。
“我們將在完成本地部署后,24小時內展開圍獵……”
陸明身體后仰,靠在椅子里,安靜地看著視頻影像中那個有些結巴的年輕機師,聽取對方的匯報,不時點點頭,鼓勵他說下去。
這是一名來自烏蘭巴托堡壘的年輕機師,能親自對陸明進行匯報,說明他在作戰中膽略俱全,被這次澳洲收復作戰的負責人——艾曉琳器重。
但面對陸明,他明顯還是非常緊張。
待到對方匯報完畢,陸明嘉獎兩句,笑著說道:
“另外,轉告身在紐卡斯爾前線的艾曉琳:穩扎穩打,戒驕戒躁。
“咱們派過去的機甲還是少了點,不要落進獸群的圈套——要是她像肖白客上次那樣,輕易就把自己莽死,我就罰她復活后去英格蘭新區進行戰后重建,不準再上前線。
“我開完會,下午或傍晚就過去。”
陸明是故意這么說的。
對艾曉琳這種登上機甲就仿佛變了個人的戰斗狂而言,讓她去收復區做基建,比殺了她還難受。
這樣,她至少不會輕易把自己送掉,貽誤戰情。
就在陸明說出這番話的時候,身著一副造型奇異的鋼鐵戰甲,正坐在會議桌旁擺弄臂鎧的肖白客,聽到自己的名字,咧了咧嘴,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將軍您又說我……”
“說你怎么了?”
來自澳洲戰線的匯報視頻已經關閉,陸明懶洋洋地敲了敲會議桌:
“哪個好人跟你一樣,機甲打壞了跳下來去和中型巨獸肉搏?嗯??
“那是你現在能直接硬剛的嘛?
“你身上這身戰甲還是試作型,且不說它禁得住禁不住,你的身體受得了?
“最后怎么死的?
“戰甲沒大事,你呢?不是把自己震死的?”
肖白客嘿嘿一笑,縮了縮脖子。
半年時間,這個少年的個子已經竄了一大截,都趕上陸明了。
此刻,他身上的鐵甲,是一副黑色的外骨骼,但并無舊時代外骨骼的笨重,也沒有大量液壓桿,而是緊貼身體,有一定的磁流體特征,再在外部覆蓋復合裝甲,在流線型的貼身造型基礎上,多了一份猙獰和厚重。
只要有人見過陸明肉身作戰的場面,一望即知這副戰甲的原型為何物——正是系統配發給陸明的“仁萊戰甲”。
但它明顯沒能達到索迪亞克那神造物級別的精工,還有著鮮明的仿制痕跡。
這正是肖白客的個人單元——“黑色沖擊者-r3.14”,試作型軍用機械單元。
與傳統民用機械單元不同,這身戰甲是貨真價實的軍品,也是根據陸明推行“機械單元一人一機制”過程中,逐步成型,且越來越清晰的規劃遠景——“人機合一”未來圖景,所設計的前置實驗項目之一。
在陸明的設想中,未來,“機械單元”,將成為人類身體的一部分,就像舊時代的手機一樣,成為人類新的肢體,成為“第三只手和第二個腦”,以修正、補足人類先天的肢體脆弱性和智力局限性,且逐漸模糊民用與軍用的界限。
而陸明提出的,把它“穿在人類身上,在極端情況下,亦即戰斗中去檢驗”,正是這一愿景最初的嘗試。
之前的某次會議中,當陸明提出這一設想和構思草案后,肖白客立即蹦了起來,像只兔子一般蹦蹦跳跳,自告奮勇。